河北代表团开放日——
以新理念建设雄安新区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19日河北代表团开放日上,雄安新区备受关注。
“建设雄安新区,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表示,雄安新区一定会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建设不会靠低地价来“挖北京的墙脚”,而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宜业、宜居的优质环境吸引北京人,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本报记者 曹树林)
吉林代表团开放日——
美好生活需要“绿色”
19日上午,吉林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表示,“无限风光在吉林,我们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资源就是‘绿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此,吉林省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勇代表十分感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报记者 赵贝佳)
安徽代表团开放日——
让创新之花结出硕果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护通信网络“京沪干线”、与习近平总书记打过招呼的智能机器人“小曼”……在19日上午安徽代表团开放日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对刻上“安徽烙印”的科技创新成果如数家珍。
“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我们一定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使创新之花在江淮大地结出累累硕果,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安徽贡献’。”李锦斌说。
(本报记者 孙 懿)
湖南代表团开放日——
点赞精准扶贫
19日,湖南代表团举行开放日。精准扶贫成为热议的内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叶红专提到了正在上映的电影《十八洞村》,“村民们倍感亲切,大家都由衷地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听说步步高与十八洞村合作开发的了十八洞村山泉水,村集体还占了15%的股份,不仅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还能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有岗位,集体有收入,企业有利润,一举三得。”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对此“点赞”。
(本报记者 颜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