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十九大专题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保护洱海一刻不能等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 2017-10-23 作者: 周斌 余连斌 责任编辑: 赵超
+|-

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庭院悠悠,有着千年历史的云南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成为人们“记住乡愁”的地方。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时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的殷切嘱托,坚决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的决策和部署,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精准治污,科学保护,全力以赴地抓好洱海的保护治理。”党的十九大代表、大理州委书记陈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全面实施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七大行动”,确保实现“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湖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的目标。

河道清,洱海则清。在“七大行动”中,大理州全面建立和推行河长制,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在洱海流域建立了省、州、县、乡、村五级河长制,并落实责任,形成了覆盖所有入湖河道、高效有力的保护治理机制和网格化管理体系。陈坚代表说,河长制实行还不到一年,29条入湖河道相对好的河流水质达到18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条。

随着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的深入推进,洱海周边的餐厅、餐饮、客栈治理初见成效,PPP项目融资对洱海的工程治理效果明显。今年,洱海水质连续5个月达到Ⅱ类水质,是12年来的最高水平。大理州接待的旅游人数上升到去年的3800多万。

“‘我不上,谁上’、‘我不干,谁干’、‘我不护,谁护’这三句话已成为大理人民‘全民共治,全社会行动’保护治理洱海的共识,一个高效的、及时的、长效的‘抢救模式’体制机制正在形成,因为洱海保护的事一刻也不能等。”陈坚代表说。(经济日报记者周斌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余连斌)

更多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