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十九大专题

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深意何在?

文章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17-10-24 作者: 李柯勇 徐壮志 郝方甲 责任编辑: 李福森
+|-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深意何在?

新华社记者李柯勇、徐壮志、郝方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个“新提法”引人注目: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此前,类似表述中的提法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内涵深刻。多位十九大代表认为,这一变化折射着更高的目标、更强的自信,也呼唤更昂扬的斗志。

什么是“强”?

“‘强’,内涵很丰富。自上世纪50年代首提‘现代化’以来,我们党对强国目标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经历了一个标准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拓展的过程。”十九大代表、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谢春涛认为,以往一提“强国”,人们首先想到经济实力,而现在,综合国力的内涵大大扩展了。

他注意到,十九大报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前的定语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增加了“美丽”,充分证明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假如污染很严重,很难说就强起来了。”

谢春涛说:“报告还提出,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也是个了不起的指标。过去是‘先富带后富’,后来是缩小收入差距,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就意味着不仅绝对贫困消失,相对贫困也将大大减弱。”

来自基层的代表分别从切身感受出发,谈论着“强”的内涵。

“一个强国,必须能给人民提供好的健康保障。人民健康就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代表、湖南省保靖县迁陵镇昂洞村医生田蕊说。

“强国,就是在科研领域冲击世界巅峰,从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十九大代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说。

“强国,就是要让全世界对中国的工业制造、建桥修路等都竖起大拇指。”十九大代表、中国中铁科工集团九桥公司焊工王中美说。

十九大代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员杨娜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放在历史维度与世界坐标上来看,由“国家”到“强国”的一字之变意义重大。

十九大代表、《中国日报》总编辑周树春说,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不仅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真正进入一个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将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1   2   下一页  


更多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