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局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诞生的,当时的名称为国际新闻局。它与新华社同属新闻总署,并在一起办公,人员不到百人,但外文力量极强,播发英语新闻(文播与口播),出版英语《人民中国》半月刊,翻译出版各种书籍,管理来华外国记者等。尽管当时物质条件差,但同志们士气高昂,大家感到解放了,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初创的国际新闻局,出现过众多的高级翻译,为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

杨承芳是老革命,19世纪30年代在上海地下党中央工作。国际新闻局时期任编撰处处长,领导翻译出版了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1958年,《北京周报》英文版创刊,他作为该刊的总编辑,撰写了许多英文社论,其文字之精彩为外文专家所称道,当他们听说杨从未出国学习过时,更是惊叹不已。我曾问过杨本人,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说自己用的是“一种刻苦的办法”,即将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和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社论译成中文,隔一段时间后,再从中文译回英文,之后找出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距,研究如何掌握用英语习语(idiomatic English)来表达,如此反复练习,积少成多。我理解,这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对我这个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是上了一次毕生难忘的大课。

方钜成是斐济华侨,曾在香港上中学,后入北平清华大学,毕业时恰逢抗战,即赴昆明。之后前往印度为塔斯社工作,后又去英国BBC广播电台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加入国际新闻局,为《人民中国》撰稿。他的英文水平为同志们所公认。我曾同他一起借调到外交部,翻译副部长伍修权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参加者分头各译几段,他翻译得又快又好,得到大家的赞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参加毛选的翻译和定稿,水平也是公认的。这期间我们在《北京周报》共事,曾分头撰写《每周大事述评》及《国际时事述评》。他出差时,我代他撰写,我出差时他代我撰写。他的与人为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虽已退休,但凭着对周总理的敬仰和热爱,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与夫人姜桂侬撰写出英文版《周恩来传》,得到国内外读者的好评。国内读者纷纷要求出中文版后,1989年他们又在英文版基础上加以整理,出版中文版《周恩来传略》,广受欢迎。

唐笙(女)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44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后曾在联合国从事口译工作,1951年回国,进入国际新闻局。1952年我国举办亚太和平会议。这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主办国际会议,会场设在中南海怀仁堂。她指导我们一些年轻人进行英语口译工作,并在筹备时认真传授经验。那时人们从未见过口译设备,是她向工程师介绍口译箱的原理,然后建成必要的设备。会议期间,凡是难做的口译工作,均由她承担。

1956年,她又一次带领我们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英语口译工作。她的口译水平和负责精神再次受到会议代表和领导人的赞赏,陈毅等同志还专门到我们工作处慰问。她曾是《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的副总编。20世纪70年代我国重返联合国,她回到该组织负责领导我国的英语口译班子。回国后被聘为国务院参事。2012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事业终身贡献奖。她无愧为我国英语会议同声传译的创始人。

沈江是又一个自学成才的例子。他大学毕业后自学俄语。1951年,《人民中国》俄文版创刊,沈江和一些年轻人参加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勤奋好学,因此进步很快,几年内就有了突出表现,深为苏联专家Perevotyro(中文名泰勒,苏联科学院院士)所称道。俄文版停刊后,他一直在外文出版社的翻译部门工作,成了一位专家。

康大川原任国际新闻局人事科科长。1953年《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他担任该版主编,人们才了解他的背景。原来他原籍台湾,曾留学日本,抗战时加入地下党,在重庆日本战俘营工作。他是一位日本通,不仅日文好,而且了解日本,善于和日本专家合作,因为作风麻利,被人们戏称为“康霸”。当时在日文版工作的年轻人中有刘德有,他曾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长期担任新华社驻日记者,后任外文局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也是一位日本通和日文翻译家。

马节是位德文翻译。抗战时赴德留学,因欧战而长期滞留德国,并与一德国女子结婚。回国后曾在广州某大学执教,国际新闻局成立后加入,参加过许多局内外的翻译活动。我有一段时间与他同在东城居住,同乘一路公共汽车上班,因而对他有些了解,马节为人热情诚挚,对德国十分了解。我长期从事国际报道,曾听他介绍对德国人和德语的看法,颇受启发。马节的德文译文十分地道,颇有特色。他于“文化大革命”后退休,携妻女赴德国定居。多年来,他一直关心祖国的改革开放,经常给我们写长信(有时长达十数页)介绍自己的心得,其爱国之心,让人感动。

国际新闻局人才辈出,此文不可能全面加以介绍。像刘尊棋(副局长,后任《中国日报》首位总编辑)、萧乾(《人民中国》副总编)、爱泼斯坦(改稿人,改革开放后任《中国建设》总编辑、陈依范(改稿人,《人民中国》副总编)等人都是国际名家,他们既是翻译家,又是名记者和作家,当时曾负责翻译定稿或改稿工作,为我国翻译和对外传播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

国际新闻局的任务是对外传播,译者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而且要用流畅的外语加以表达,加之内容涉猎广泛,时间紧任务重,早期的翻译们艰苦奋斗,进取创新,成绩斐然,值得后人尊重与学习。

(文章摘自《“我与外文局”征文选》 作者系局机关离休干部、原外文局局长  林戊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