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着眼民生构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15-02-12 12:54:0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佟静

开学第一天,家长们走进化学课,与孩子共享课堂里的快乐

开学第一天,家长们走进化学课,与孩子共享课堂里的快乐

    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市政府将“坚持教育优先,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也是重庆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渝中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工作作为推动渝中经济社会发展最持久、最长远的内驱动力。

  20129月起,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免去高中阶段学生学费,这是该区积极发挥着教育改善民生、服务民生功能的又一新政,让渝中教育的幸福天空更蓝。同时,这是渝中教育在高标准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后,又向建设成为西部教育名区、全国教育强区迈出的一大步。

  优先发展

  确保教育高水平均衡

  作为重庆的中心城区、首善之区,渝中区打造示范性、开放性、国际性的优质教育,教育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今年秋季开学,渝中区即将对就读本区域内高中阶段学生实行免收学费政策。渝中区区委书记刘强表示:“渝中区一直用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来定位、建设和发展教育工作。推行高中阶段免学费,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任。”

  在渝中,用教育改善民生、服务民生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用心做好民生民利工作,推动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渝中区区长唐英瑜表示:“免去高中阶段学生学费,旨在更好的发挥了教育改善民生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渝中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发展,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教育的优先发展。近年来,渝中率先在全市设立了督导责任区、率先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高水平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办学条件标准化率稳居全市前列。而此次在全市率先免去高中阶段学费的消息传出后,更是在社会上引发重大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改善民生的投入体现了首善之区的大气魄,真正为每一个学子、每一个家庭办了好事、实事。

  全面覆盖

  惠及每一个高中生

  据悉,此次“高中免交学费”新政全面覆盖了渝中区高中阶段学校,共有将近1.5万名学生受益。新政不仅惠及了求精中学、29中、复旦中学、42中、30中和666所区属普通高中,还涵盖了渝中高级职业中学和渝中职教中心2所中职学校以及重庆聋哑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20129月在渝中区9所学校的入学的高中新生,只要具有重庆市户籍,并按照相关规定被正式录取的,都将享受免除学费的政策。此外,2010年、201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阶段学生也将从2012年秋季开始免交学费,实现了区内高中阶段学生学费全免。

  "高中免交学费"是渝中区区委、区政府建设"幸福渝中"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施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渝中区教委主任沈成林表示,以区属重点高中为例,每生每学期学费为1200元,三年最多可免学费7200元。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费外,原来享受的每学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也将继续发放。

  投入保障

  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

  一直以来,渝中区委、区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工作,积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民生环境。此次实行"高中阶段免学费"政策,免费金额达1700万元,全部由区财政统一承担。不仅如此,渝中区在中职生提供资助的同时,还对普通高中贫困生提供每年1000元到2000元的补助,预计每年投入5000万元,以保证全区高中阶段学生和家长得到真正的实惠。

  免交高中学费仅仅是渝中区发挥教育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作用的一部分。回首五年来,渝中区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9.8亿元,先后实施了在职教师绩效工资及退休教师生活补贴;在全面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的基础上,实施免费教辅资料、作业本、课外阅读物、家长培训等;基本构建起全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尽力让每个孩子平等享受优质教育。

  沈成林说:“我们从20106月起,每年投入1400万元,实施"学生免费饮用奶工程",惠及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4.7万名学生;每年投入资金70万元,为10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爱心午餐";从2008年起,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对全区5万多所中小学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较好地保证了学生身心健康。”

  同城同享

  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建设

  渝中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整体推进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上成效显著,为打造“西部领先的教育名区和全国一流教育强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育民生工程重要部分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渝中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委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下,也在近年得到很大改善。五年来,渝中区完成了49所学校的维修改造,彻底消除CD级危房,实现全区校园塑胶运动场、24小时主要通道监控,“班班通”升级换代等的“全覆盖”。标准化率达80%,位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渝中区积极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建设,确定了6所小学、4所初中作为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区教委将对这些学校在办学经费、师资配置、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高质量保障,对流动人口子女同城同享,在生均经费、接受教育、升学、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与本区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切实保障了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此举有效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等社会关注的教育民生热点问题。

  随着“区域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推进,渝中区打破“千校一面”的状况,搭建起“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格局,形成了名校特色示范、各校特色发展的新图景,基本满足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就近入学的需求。

  下一步,渝中区将继续加大教育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力度,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建设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城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深化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方式和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 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