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重庆库建设

发布时间: 2015-07-06 13:25:0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佟静  |  责任编辑: 佟静

    中国网讯 (记者杨亮) 重庆市教委今日发布消息称,重庆自今年3月起,就全面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重庆库建设。截至目前,重庆市语言文字管理办公室前期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家团队、对该项工程开展的目的意义和措施进行了论证的基础上,并向全市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介绍,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任务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自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重庆市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四个省市之一。
    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重庆的人口以汉族为主体,含有土家族、苗族等54个少数民族;重庆三峡库区有百万移民外迁;重庆“一江两翼三洋”国际贸易大通道骨架格局基本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语言、文化的不断交融,重庆独具特色的方言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此项工程以政府主导、学者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进行。由重庆文理学院承担具体工作。
经专家团队论证并报教育部、国家语委审定后,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巴南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城口县、巫山县等10个区县为重庆首批试点区县。
    将在今年适当时候对10个区县语委办工作人员的进行培训。
    自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完成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团队的组建培训工作。将在7月,完成语音发言人的筛选、培训工作;完成一个区县的试点工作。
    8月,完成语音采集工作。
    9月至11月,完成后期编辑、整理工作,并接受教育部、国家语委的审查验收。
    发音人的筛选条件:
    一是数量和年龄的要求:各区县应在老城区(区县行政中心所在地)遴选方言调查对象7名:其中方言发音人4名(分别为55-    65岁老年男性、女性方言发音人各1名,25-35岁青年男性、女性方言发音人各1名);地方普通话发音人3名。
    二是居住地的要求:必须在当地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配偶均是当地人),未在外地长住,能说地道的当  地方言。
    三是文化程度要求:要能识字
    工程要求:
    长期以来,重庆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开展方言研究与保存,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教育部、国家语委把这项工程交给我们,我们要贯彻“三严三实”的要求,不能打任何折扣,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保护文字、保护方言是保护地方文化最重要的措施。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明证。但不是说保护方言就不推广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不是矛盾对立、非此即彼的,面是并行并重的。社会的大交流,大融合要求大家必须推广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写进《宪法》的,是法律要求和大势所趋。正因为近年来普通话的大力推进,保护方言的工作才刻不容缓。各地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在这个问题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各地教委(教育局)、语委及工程承担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自负责,加强组织协调,提供保障支持,认真落实语保工程总体规划。
    (二)注重质量,拓展深度。各课题组要按照工程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一是以此次建库工作为基础,努力建设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的重庆语言资源数据库和语言文化信息库,着力推广应用力度,塑造重庆自身独特的文化品味。二是以此次建库工作为契机,加强对全市“语情”调查,协调、处理好多种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主体作用,方言和外语等其他语言文字多样并存,各有所用、和谐互补、充满活力的语言生活格局。三是以此次建库工作为依托,针对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全面提升重庆的“城市语言能力”。
    (三)要加强监管。工程领导小组要对工程加强过程监管。各课题组及各试点区县要积极配合做好中期检查评估、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 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