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一路向上——一位特级教师的反思与成长

发布时间: 2015-09-08 10:16:5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黄婉晴  |  责任编辑: 黄婉晴

2012年与英国伊顿公学校长合影(左二)


一是在困难面前率先垂范。

父亲在翠坪中心校任校长期间,为解决夫妻分居,加之父亲身体不好(因沙粒性胆结石几乎每年都要生病住院),母亲前几年才带着我们从村小调入中心校与父亲在一个学校工作。

那时,父亲不仅管中心校,还要管好几所村小,几乎每年都会面临人事调整工作,村小教师总想调入中心校,中心校的老师没人愿意调整到村小。每年暑期的人事调整都是令父亲很头疼的事,记得70年代初的一个暑期,在人事调整为难之时,从未流泪的父亲流着眼泪对我妈妈说:“久林哪!(我母亲叫王久林)你看这么多老师都想到中心校来,但中心校的老师没有一个愿意下到村小,我这个校长不好当啊!手板手心都是肉,支派谁下村下我都不忍心呢,看来,只有委屈你了,你就先到胜利村小工作几年再说吧!我当时才读小学一年级,少不更事,但懂事的哥哥姐姐都觉得父亲太过分了,别人都是拼命把两口子调到一起,而作为学校一把手的父亲却把好不容易在一起的一家人分开,我们三姊妹也只有垂头丧气地跟着母亲到了偏远的胜利村小。每周父亲回家,都要走十几里山路,还要趟过一条河流。而母亲总是把平时积攒的好吃的东西,留待父亲回家时才吃。由于父亲和母亲的的率先垂范,其他老师的工作调整也就十分顺利了。

二是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农村学校教师的住宿十分艰苦,作为校长,父亲多方筹措经费,终于可以为老师们修一栋平房了。因为经费紧张,父亲在假期就发动我们三个孩子跟他一起在工地上做义工,我们搬砖、扛木材、打地基,什么都愿意干。因为我们想着,干快点,我们就能早日住上新房,那该多好啊!新房子修好了,但只有十几套,不够分,不管是依据工龄还是贡献,我们都是排在最前面的,分到新房是理所应当,我们三个小孩都兴高采烈地期待搬进新房。新房分配下来,我们家的确拥有了一套,一直住在一间旧教室的我们终于可以住进新房了!在搬进新房的前几天,父亲晚上在校园散步时,听到鄢老师两夫妻(因重点学校建设需要新调入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家吵架,因为丈夫没有争取到新房子,妻子大声埋怨,夫妇俩争吵不休。父亲思前想后,觉得引进骨干教师不容易,他们刚从其它地方过来,人生地不熟,自然有诸多不便,盼望住进新房也在情理之中,但按分房规则,他们又刚好排在未分到新房子教师的最前列。为了让新引进的骨干教师安心工作,父亲又苦口婆心做母亲和我们几个孩子的工作。最后,我们一家仍然住在旧教室里,让鄢老师一家住进了新房。

父亲几十年的校长生涯,走了三所学校,凡事大局为重,凡遇利益常想师生之难,凡遇矛盾总换位思考,这类倾注父亲仁爱的故事不胜枚举。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与教育智慧赢得了师生、领导和老百姓的尊重。老师们常常说,做不好工作,不仅对不起学生,对不起家长,更对不起校长啊!父亲每走一个学校就提升一个学校品质,每次离开一个学校,师生们都是难舍难分。2008年11月21日,父亲因病去世。为父亲送行的那天,父亲生前的很多领导、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自发聚拢,默默相送!

大义有忠孝,小处见品格。仁爱之人,必有善举;持恒之士,定能担当。正是父亲这种遇见困难就上,遇见利益就让的所做作为,影响了我一生的成长,也给我献身教育以源源不竭的动力。

责任编辑: 黄婉晴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