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韵三江 行知立特——重庆市合川区整体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 2015-11-27 19:30:5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黄婉晴  |  责任编辑: 黄婉晴

特色学校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指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2006年,重庆市教委启动了“重庆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坚持“1248”区域教育发展思路,在构建“创造、开放、阳光、和谐”的“四型教育”过程中,坚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主题,走“行知立特”的区域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之路。鼓励不同片区、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学校,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

一、“行知立特”是合川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历史选择

特色学校建设,具有地域性、个性化等特征。既要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在地性”,又要遵循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教育的共性规律。

(一)追根朔源,确立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的文化定位

特色学校之特,灵魂在文化之特。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确定什么样的文化定位,必须从本地的历史中去追根溯源。合川是具有几千年传承的古巴国别都,名家辈出、历史厚重、文化浓郁——宋元时期“钓鱼城”之战创造战争奇迹;史学家张森楷、“清官第一”于成龙、“近代船王”卢作孚等名流在此任职创业;合川还是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和中国龙舟之乡、全国儿童画之乡。1939年7月,陶行知在合川草街的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进行了长达7年的教育实践。面对众多资源,我们认为,从教育内涵发展来看,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走“行知特色”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理论梳理,明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及现实意义

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以“生活教育”为纲,包括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教育思想。它启示我们: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必须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公平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必须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化人才。

责任编辑: 黄婉晴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