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北京切磋奥运

中国网 | 时间: 2010-05-01  | 文章来源: 经济观察报

2007年07月14日消息: 一个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繁荣又落后的工业革命中心,一个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重新崛起的文明古都,——伦敦和北京,这两个有着迥异历史背景的城市,在这个世纪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话题:除了经济上的对话合作,如何成为杰出的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双方目前最热衷的话题。

上周三,7月11日,伦敦市长办公室在北京设立的代表处正式开张。这是这个欧洲中心城市首次在海外设立市长办公室,正是“奥运会”将这两个隔洲跨海的城市联系在了一起——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伦敦则将接棒举办2012年奥运会。

之前已经举办过两届奥运会、并且正在筹措北京之后的下届奥运会的伦敦市,显然可以给北京,这个举办奥运会的处子城市许多经验建议。上周,为伦敦市长北京代表处成立而来的伦敦市开发署总裁曼尼·刘易斯(MannyLewis)先生在介绍伦敦准备奥运会的各种做法时,也忍不住就伦敦奥运会遭遇的种种难题向中国朋友们倒苦水。

两个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无疑是拆迁。尽管其规划版图的思路截然不同:北京将奥林匹克公园选在基础设施良好的北部,而伦敦则把奥运会建设中心放在萧条的伦敦东区,试图利用奥运契机实现这个弱势地区的振兴大计。

据曼尼介绍,伦敦市为奥运会投入约90亿英镑(按最近汇率约1377亿人民币),“从长期来看,2012年奥运会将给伦敦带来5万个就业机会,35000个新的住宅。我们希望能通过举办奥运会减少7万失业人口,仅就东部地区来说,我们希望增加2万个就业”。

这位总裁出身工党,其执政目标就是复兴东部地区、提高就业、刺激经济可持续增长。

而在伦敦与北京一样,拆迁是个最令政府头痛的问题。伦敦发展署已经决定在该地区投入14亿英镑,获取奥林匹克举办所需要的土地。

“英国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通过法庭挑战我们的权威。”曼尼说,因此拆迁的过程主要是咨询和磋商,当无法达成共识时,辅助以强制购买,并通过特定的方程式计算应当给拆迁户多少补助。

“目前拆迁进度已经完成了90%,预计月底前将全部完成”,伦敦已经建成了3个工业区,供搬迁出来的居民入住,并保障企业的就业状况。

除了与北京遭遇同样的拆迁难题外,伦敦在奥运建设中还面临在北京根本不成问题的两大挑战:一是基础设施产业的不足;二是缺乏人民群众的支持。

而伦敦的这个奥运难题,反而恰好能给中国企业带来商机。

“当我了解到北京总共动员了70万名奥运志愿者,我感到太惊讶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组织起来的志愿者人数不足所需数量的10%”。

曼尼说,“当中国拥抱世界的时候,伦敦也向中国敞开了怀抱”,伦敦缺少建设工人,而建设工人又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因此伦敦鼓励投资者到伦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伦敦几乎所有的与奥运相关的大型合同和采购项目都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曼尼的同事,伦敦发展署商机部总监杰夫·牛顿对本报说,“中国企业有很多机会。目前为止制定出来的招标采购项目还很少,我曾经担心过中国企业可能会错过这些机会,但是从我7月10号从中国企业界了解到的情况看,事实远非如此。中国企业有着非常强的竞标能力。”

作为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给投资者提供的不仅仅是充裕的资金和走向全球化的机遇,还有宽松的管制和公开的交易环境。伦敦证券交易所旗下的创业板市场AIM给中国企业上市提供了便利。目前在伦敦投资的中国企业仅有250家,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兴通讯、中国电信等。

除了羡慕北京良好的基础设施基础与强大的民众支持,曼尼也赞美了北京奥运会徽标极具灵感与丰富内涵的设计。而伦敦人对伦敦奥运会徽标的抨击,让伦敦市政府承受了巨大压力。

此外,“我们对场馆的彻底检测已经完成70%,还没有发现任何放射性物质的迹象。惟一发现的只是一些动物保护主义的言论,比如开发场地破坏了某种青蛙或獾的生活”,对于今年1月份,有报道称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内发现了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一事,曼尼无奈地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让人称奇”。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