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洋中国

她的新闻作为藏品入选海博馆 海洋新闻使者张建松

发布时间: 2015-01-23
放大缩小

 

2012年9月14日在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

    走南闯北,是我国极地考察新闻报道最多的记者

张建松1997年进入新华社,为了实现到南北极采访的梦想,她“十年磨一剑”。终于在2007-2008年获准参加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当时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2010年,张建松申请参加了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成为新华社历史上首位抵达北极点进行新闻报道的女记者。2013-2014年,张建松主动申请参加了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

在每次艰苦的南北极科学考察中,张建松作为随队记者,充分发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克服了晕船、感冒、通讯不便、体力不支等种种困难,一人承担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视频记者三重职责,播发大量全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在考察队员中留下良好口碑,被评为优秀考察队员和优秀共产党员。在国家海洋局主编的《冰海荣光》一书中,称赞张建松是一位走南闯北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现代海洋报道领域综合素质优秀和极地考察新闻报道最多的记者。

在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中,张建松跟随“雪龙”号进行首次环南极航行,一路航经24个时区,时差混乱,晨昏颠倒,频繁遭遇气旋,五脏六腑都被颠簸得“摩擦起电”、心烦气躁。在160天异常艰苦的工作状况下,张建松共采写发表了160多篇稿件,发表670多张照片,播发40-50条音视频稿件。此外还采写了6篇新华社内参、4个社办报刊专版、以及10万多字南极日记。在后方编辑配合下,播发了大量的新媒体报道。在最忙碌紧张的时期,张建松每天都是在吃着救心丸的状态下超负荷坚持工作。

“雪龙”号在首次环南极航行过程中,成功援救了俄罗斯在南极遇险的“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撤离重冰区的时候,自身被困受阻,引起全国人民极大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做出批示,国家海洋局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雪龙”号脱困应急小组。在前后方的共同努力下,“雪龙”号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自主脱困、成功突围。在圆满完成南极现场任务,返回澳大利亚珀斯港的时候,还紧急接到搜寻马航失联客机MH370的任务,又重返南大洋。

张建松亲身经历、全程报道了这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在当时国内外舆论十分复杂的形势下,她把握大局、临阵不乱,在南极一线采写的新华社独家报道,生动而很有分寸地掌握了报道节奏,把握了政治大局,在国内外舆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面引导了舆论,得到国家海洋局的高度赞扬。

为了确保国际救援行动的万无一失,“雪龙”号上的直升机将俄罗斯船上52名被困人员营救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之前,考察队组织了海冰先遣队在南极冰面上进行前期的各项准备。这项任务要冒着生命危险,没有让记者参加。在得知消息后,张建松第一时间冲到驾驶台找到领队,主动请缨,一定要一起去。她说:“我是一名记者,如实记录国际救援行动中的每一个镜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再危险我也要去。”再三坚持下,她成为海冰先遣队唯一的女性,脖子上挂了两台专业相机,肩挎一个摄像机,左边口袋放着铱星电话,右边口袋放着对讲机,手上拿着出镜话筒,全副武装登上了直升机。

那次海冰救援惊心动魄。张建松回忆说:“我当时从直升机的窗口清楚地看到,直升机的一个轮子刚刚落到冰面,立即就陷下去了一大半,非常紧张。好在驾驶员临危不惧,立即将直升机提升起来,保持住平衡,悬停在冰面。”

从直升机上跳到冰面上,厚厚的积雪几乎没到了张建松的腰间。直升机的双层旋翼吹起巨大的风,刮起了一阵猛烈的“冰雪风暴”,劈头盖脸地打来,让人挪不开步子、睁不开眼睛。科考队员们冒着巨大的危险,极其艰难地从机舱卸下木板和科考仪器。张建松也几乎是连滚带爬,把他们的勇敢行为用在自己的镜头拍摄下来。由于表现突出,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代表在中南海紫光阁参加极地座谈会的时候,张建松代表考察队向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赠送了纪念相册。

“雪龙”号成功救援在南极被困的俄罗斯船人员,为我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极地大国的良好形象,在我国现代航海史上、极地科考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建松将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大量珍贵影像资料、以及科考队员签名的“建松带你看南极”和“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息”两幅旗帜捐赠给国家海洋博物馆,作为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负责人、天津市海洋局巡视员孙玉瑄表示,此次捐赠活动开辟了国家海洋博物馆向新闻媒体征集展藏品的先河,体现了新华社关心支持国家海洋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体现了新华社记者关心支持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的奉献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葛蕾
 
分享到:
20K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