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访谈

安徽岳西县:大山里扶贫故事“四重奏”

文章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新闻) 发布时间: 2016-02-26 责任编辑: 李虹霖
+|-

中安在线讯岳西,常被称作“红色岳西”和“绿色岳西”。“红色”代表四分之一人口献身革命的壮烈。“绿色”代表作为水源地的岳西,在发展速度上作出的牺牲。

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的岳西,一直是全省和大别山区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之一。

如何从深重的贫困中突围,作为生态功能区的岳西明确提出,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速度,必须走出一条具有岳西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近日,中安在线记者走访了岳西一些山区村庄,通过对贫困户、驻村干部、扶贫创客、脱贫村等采访,讲述岳西扶贫中的故事和人物,传递来自基层一线的扶贫感受与宝贵经验。

第一乐章:从欠债十几万的贫困户到建新房的茶园主

如何让一个家庭彻底脱贫,岳西县的做法是扶持其开创一个产业。

韩仙佑的家坐落在大别山腹地的中关乡,每天清晨,他都会带着狗到田里转转。六亩茶园、四亩桑田,这些产业让他稳定有每年7万元的收入。去年他又流转了六亩土地种油茶,收益可期。

看着这些,韩仙佑的心会格外踏实,只要他勤劳肯干,他就能靠着这些土地,养活一家四口,供两个孩子上学。

韩仙佑过过穷日子,那时候,家里的田地还种着水稻,每亩只有一千多元的收益,家里又有两个老人常年生病,两个孩子上学,最高的时候欠债十几万元。

“急!”回忆当年四处借钱的日子,韩仙佑只说了一个字。可以想象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焦虑,老人生病花钱似流水,岳西人重视教育,他又不可能让孩子辍学。除了拼命地干活,借钱,成了他最害怕,又不得不常常面对的事。

那时候,他经常看不到希望,种水稻和干零活的那点收入,远不及债务的累加速度,两位老人生病,他必须侍奉在侧,外出打工的路子也被堵死。眼看着村里家家户户盖上砖混新房,他们一家只能蜗居在黄泥做的土坯房里。

转机出现在2004年,岳西县政府开展产业扶贫,中关乡因地制宜发展茶园建设,为贫困户提供茶苗、肥料、技术,还以奖代补,提供每亩1500元的补贴。也就是说,一切都为你准备好,贫困户需要付出的,只是劳动。  

韩仙佑和自己的老房子 

韩仙佑在新家里忙活

但不是所有农户都积极响应,种惯了水稻,现在要改种茶叶,况且种植后的头三年,还没有任何效益产出。为了劝说老百姓放远眼光,村干部走家串户做工作,掰着指头给老百姓算账。

政府给政策、给路子,韩仙佑决心试一把。在政府的扶持下,他种下了最初的六亩茶园,如今,每年只是卖茶草,每亩就给他带来一万元的收入,是原先水稻收入的十倍。

而且,茶园收入稳定,种植之后,只要进行简单的田地管理,以后每年都可以坐收茶草。有了本钱,有了抗风险能力,尝到特色农业甜头的韩仙佑又种了桑树、油茶。去年,他将债务换得差不多,主动向村里申请了脱贫,摘下了“贫苦户”的帽子。

如今,韩仙佑已经像村里其他人一样,从五十年代建的破旧土坯房里搬了出来,住进了楼房。“梧桐学业承先续,山斗文章启后昆”,韩仙佑说自己是韩愈的后人,新房虽然陈设简单,但第一件事,就是在堂屋挂上激励后人读书的中堂。

今年,韩仙佑的女儿将从湖北工业大学毕业,儿子上高中,每年有2000元的贫困补助。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乐章:驻村干部躬身扶贫一线 让村庄重现生机 

放学的孩子们

16万人口,4万死难烈士,为民族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岳西被称为“红色之乡”。如今,这里继续发扬红色传统,在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通过向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围剿贫困刨穷根,将扶贫政策精准滴灌。

“一个女娃娃能干啥。”顶着群众的质疑,县交通局女干部刘和平来到离县城30公里的石关乡杨河村驻点,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处在山坳坳里的杨河的确穷,要不是去年刚通上公路,这里还重复着“肩挑手扛”的生活,山里的小径和泥水路是这里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看着瘦瘦小小的刘和平,村民没放在心上,“杨河穷了那么多年,凭她一个女儿家,就能翻了天?”

放下行李,雷厉风行的刘和平开始走家串户。村民们发现,这个城里来的女干部一点也不娇气,说话有力、待人有礼。一问才知道,刘和平在交通局搞公路建设,村里的盘山公路她也参与其中,是个十足的“女汉子”。

摸清了村里状况,刘和平开始抓党建、带班子,她认为,扶贫关键在班子,只有班子心齐了,真正为老百姓谋实事,就不会“年年扶贫年年贫”。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识别,刘和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村民民主投票决定扶贫对象,通过“一公告、两公示、过三关”,确保扶“真贫”。摸清底数后,刘和平又为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发生的情况、扶贫进度都记得清清楚楚,扶贫少了随意性,原本的“糊涂账”成了一张“明白纸”。

因病、因学、因灾,针对每户的致贫原因和劳动力状况,刘和平开始了精准帮扶。胡运兰家因前两年孩子得了白血病,掏空了家底,但胡运兰饭做得好,刘和平就介绍她到镇里食堂做厨师。储西波家两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刘和平看两口子勤劳肯干,就帮助他们做黑猪养殖,通过县里的“雨露计划”,解决孩子的学费。因贫施策,让这两个家庭都在去年脱了贫。

当然,定点帮扶,只能盘活存量,真正让村里脱贫致富,还得靠产业发展。经过多方考察,刘和平为村里确定了高山茭白+药材+坚果+茶叶的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是以前种水稻的好几倍。

帮村民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找市场。刘和平带领扶贫工作队,到企业、市场对接,很多农产品还没种下,就已经保证了订单。在传统销售渠道外,刘和平还琢磨起电商。去年,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在岳西建设站点,由于杨河人口少,本来没考虑杨河。但刘和平亲自找到建站负责人,软磨硬泡,谈了下来。现在,通过农村淘宝的物流网络,山民不仅能买到优质农资,还能将自产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卖出去。

“杨河处在大山深处,是贫困村中的贫困村,电商扶贫除了商业考虑,更应考虑社会效益,让像杨河这样的村子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加快赶超速度。”在刘和平看来,除了区位因素,思想落后是导致山村长期贫困的原因。走出闭塞,是让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焕发生机的第一步。

当然,刘和平的工作也不总是顺利。作为交通局派下来的驻村干部,刘和平为村里争取来资金,准备为村里建一座客货运站,这将大大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但是建站要占一户村民家门口的空地,村里提出了置换方案,但这户村民就是不同意,导致工期一拖再拖。刘和平反复做工作不成,急得嘴上直冒泡。最后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终于把工作做通。“这件事让我明白,农村群众工作要讲究艺术,一定不能把城里的那一套工作方法简单照搬过来,只要是真正为了群众好,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回顾两年来的驻村工作,这位土生土长的城里姑娘笑着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做成每件事的时候。

和刘和平一批,刚做完胆囊手术不久的彭年友接下了田头村的驻村工作。田头村是岳西县最偏远的村落,离县城达60多公里,开车要两个小时。扶贫进入攻坚阶段,作为县扶贫办主任,彭年友觉得自己理应接下最难啃的村。

道路,是一个地方的命脉。到田头报到的第一天,彭年友看到两个70、80岁的老人扛着包袱,艰难地走在山间小路上,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田头村的道路修好,解决群众的出行难。他和扶贫工作队成员一道,多方争取资金,架桥铺路,今年上半年,田头村所有村民组的道路就将实现全部硬化。“修路的时候,老百姓特别高兴,出钱出力,全村动员。”

路通畅了,山村致富有了基础保证。彭年友和他的扶贫工作队琢磨起村里的致富产业。田头村以种植水稻、茶叶为主,种植结构单一。驻村不久,工作队就引进了一家龙头企业,动员村里49户贫困户以荒田、荒地入股,发展油茶产业。同时,引导村民们改变传统种植业,由水稻改种薏仁米,经济效益是水稻的四五倍。工作队还拿出5万元作为奖补资金,每亩种植奖励200多元,动员贫困户把外出打工人家的抛荒地也承包起来。在政策的鼓励下,村里一下子就发展了250亩,并且成立了薏仁米专业合作社。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收近百万元。此外,工作队还在村里流转了10亩水田试种玫瑰花,如果生长顺利,两年后每亩能增收4000元。

做了两年扶贫工作,彭年友觉得驻村干部的作用就是将各方面的扶贫资源整合起来,结合贫困村实际,精准发力,“当前,全国上下都关注扶贫,关注农村,各级都出台了很多扶贫政策,最重要的是能够整合利用,形成合力,放大政策效应,让贫困户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找到致富的路子。”

第三乐章:脱贫路上的“扶贫创客”

从“等靠要”的被动接受救助,到主动脱贫创新创业精神的激发,岳西扶贫走过了一个“给钱给物”到激发内生动力的过程,其中涌现出来的扶贫创客正是这一变化的生动体现。

“开门见山”,是岳西独特地理环境的写照。深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人,守着大自然的丰富馈赠,却因为交通闭塞,思想观念落后,无法将资源优势变现。在政府多年的扶贫深耕中,一些率先“走出来”的岳西人开启回乡创业之路,成为岳西大地上的燎原星火,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

王世遐就是其中之一,不甘守着山区里的一亩三分地,不到20岁就出门闯荡的王世遐,干过搬运工、开过驾校,如今,怀着对家乡的情感和作为“先富者”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使命,王世遐回到家乡组建山水间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搞特色种植。

王世遐的老家在岳西响肠镇新浒村,环山绕水,蔬菜品质好、味道好,拿出去卖常常是一抢而空。给合作社起名“山水间”,主打的就是高山品质。在政府支持下,“山水间合作社”很快建起百亩大棚和水利设施,吸收了二十几户村民入股,种植的特色蔬菜有四季豆、萝卜、辣椒等,销往武汉、合肥、南京,平均效益是原来种水稻的四五倍。

记者采访时,迎面遇到村民拉着一车包心菜预备送到集市去,一棵棵菜叶翠绿,透着山水滋润的水灵。村民说话间,也是满溢着自豪。王世遐告诉记者,这是合作社的理事,通过土地入股,除了每月有工资拿,年底还有两三万的分红,干起活来自然起劲。

合作社的好处在于能集中资源、资金,通过规模、集约提高效益,还能抵御风险。以前,村民习惯种水稻,一方面是因为种植惯性,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种菜风险大。就拿王世遐他们的合作社来说,第一年就遇到10亩西红柿患青枯病,合作社种菜品种多,规模大,用其他盈余抵消了损失。“如果是一户农民的薄家底,哪里吃得消?”王世遐说,他们还与省农科院合作,试种新品种,农业科技的运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今年,合作社又在原有沟渠的基础上,开了几口塘,开发了果园和黄金芽茶,丰富种植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大山是天然的避暑地,去年夏天,王世遐几个上海朋友专门跑过来度假,让他嗅到了休闲农业的机会。“新浒离县城近,自然条件好,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合作社预备在做好种植的基础上开发农家乐,从农业中挖出更多‘黄金’。”

与王世遐一样,中关乡的韩重德也在去年从浙江回乡,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他选定的项目是有机红茶。“岳西人祖祖辈辈都做绿茶,品类单一,绿茶市场也趋向饱和。”韩重德说,红茶被称为“养生茶”,和绿茶只是在制作方法上不同,岳西的茶叶也完全适合制作红茶。

“山中无所有,聊赠一杯茶”,据韩重德介绍,中关乡的茶树绝大部分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周围山峦起伏、云雾迷漫,在泉水叮咚、雨露滋润下,产出的茶叶芽叶肥壮,幽香四溢。

带着从外面学到的新理念,韩重德带领村里的贫困户,在祖辈种植的茶园上开始了茶园建设,借助现代管理方法,确保种植出的茶叶有机绿色。同时,试验红茶的制作工艺,在传统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基础上,集合现代技术优化生产流程。韩重德说,其实岳西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制作红茶,但因为没有走市场道路,很少有消费者知道除了岳西翠兰外,岳西也能产出优质红茶。

要想做出市场,必须打造品牌,在政府的帮扶下,韩重德注册了“岳红”品牌,开发了桂花红茶、玫瑰红茶、茉莉红茶等新产品,用牛皮纸包装,主打大别山高山云雾特色。未来,韩重德打算在茶园基础上开发茶旅产业,围绕茶叶和大别山的优质自然环境做大文章。

“将双创精神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岳西县扶贫办主任彭年友介绍,目前,岳西正在推动由政府完全主导的扶贫模式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反贫困模式转变,培育带领贫困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带头人,深挖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

第四乐章:板舍村——脱贫村的发展样本  

板舍村民居

走在田间的胡志东

板舍村的丰富物产搭乘互联网快车走出大山

贫困村脱贫后会是什么样子?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描绘了一个现实蓝图。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不仅实现了脱贫,还为中国美好乡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如果说山村是首乐章,那么板舍村则是一首轻快的小提琴曲。群山环绕的村落里,一排朴素民居沿溪而建,道路随水蜿蜒。山民家门口晾晒着的新鲜茯苓,散发出轻淡的中草药香,搭配着山区特有的蓝天白云与清澈空气,让这里成为外人艳羡的世外桃源。

农村建房不是过于整齐划一,就是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板舍村的村居却是在随意中见和谐。“农村就要有农村的样子,要守得住青山,留得住乡愁。”村书记胡志东说,农村盖房子爱比个面子,所以越盖越大。板舍村让老百姓自己参与设计,但在宅基地面积上予以限定,不搞大拆大建,尊重百姓生活习惯的同时,让村居集约美观。

胡志东在板舍村扎根17年,最初来到这个村子时,满目的贫穷破败他仍记忆犹新。“吃的是山芋干,住的是土坯房”,“姑娘往外嫁,小伙愁老婆”,山民间口口相传的顺口溜诉说着当年的贫穷。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是让这个深山里的小山村焕发生机的基石。通往县城的水泥路,让这个“开门见山”的山坳坳,打开了联通世界的大门。每天,都有卡车将这里的高山蔬菜、坚果、茶叶运送到合肥、南京,乃至上海,山民种出的土山货,到了城里,变成象征有机绿色的香饽饽。

起着同样作用的还有互联网。去年入选全国首批村淘站点的板舍村,搭乘村里建设的光纤宽带和淘宝的物流网络,将山村物产以更高的价格卖到更远的地方。

“一斤生姜,农民辛辛苦苦拉到集市上卖,一块钱一斤还不一定能卖掉,通过互联网,我们直接找到消费者,可以卖到4倍的价格。”站点负责人吴雷是个脸红扑扑的年轻人,每月10万以上的销售额,让他的站点入选2105年全国村淘50强。他说,今年春节,板舍村还会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活动在网上直播,将寄托着新年祝福的高山猪肉卖到淘宝上去。

“不是给多少钱就是扶贫,更重要的是给政策、给路子。”胡志东说,这样的扶贫理念,在有着多年扶贫经验的岳西扎根,更让板舍村这样的贫困村受益。每当客人来访,胡志东都会带他们去看村里新开发的水蜜桃与香榧基地,这两项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的特色农产品,是支撑板舍村经济再发展的新引擎。“岳西曾经是穷,但我们从不以牺牲环境作为换取发展速度的代价。”胡志东说,因地制宜发展的板舍,脱贫致富的路子正越走越宽广。

“农村天高地广,扎根基层,也能开辟一片广阔天地”,每日走在田间、村落,看着生机勃勃的乡村,胡志东总能生出类似的豪情。但与20岁时的筚路蓝缕相比,如今的他在村庄建设中会更加稳健。“难的不是脱贫,而是如何防止返贫”,17年间,胡志东目睹过各种意外带来的一夜返贫,他认为,宁愿少点、慢点,也要让村民稳增收。

富起来的板舍重视文化建设,村里建了乡村少年宫、留守儿童服务点、桑皮纸非遗馆、村民景观步道。胡志东说,看一个村子发展得怎么样,有个最直观的标志,就是教育。“岳西人重视教育,如果他们愿意把孩子放在这里上学,说明这个地方发展得不错。”

下午四点,村里的小学放学,孩子们喊着口号排着队走过来,一个个带着山村孩子特有的健康与爽利,像一股生机的溪流,穿过大山掩映中的小小山村。

终章:明天会更好

1985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贫困县时,岳西全县绝对贫困人口24.7万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七成。

“松当灯,椒当盐,养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20多年来,在省委高度重视和七任省委书记的倾情帮扶下,岳西全县向贫困开战,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创新思路开掘活力,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岳西模式。

“村在碧绿中、房在茶园中、人在画景中”,如今的岳西,已经初步实现了一副山区桃源的美好景象。

这只是岳西老区脱贫的阶段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带动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岳西的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