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访谈

68岁热心“老社长”带动全村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才是脱贫的出路

文章来源: 恩阳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6-02-26 责任编辑: 李虹霖
+|-

扶贫攻坚,落实靠基层。

作为脱贫奔康的攻坚力量,基层干部是否是“明白人”,能否当好“领头雁”,显得尤为关键。

在四川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五郎庙村,有一位68岁的村民小组长,他叫王德福,人称“老社长”。这些年,他“人老心不老”,不仅自己大力发展“家庭产业”,一年轻轻松松挣2万多元;而且,他还主动帮助周围的村民一起搞发展奔小康。

吃科技饭,以产业致富文明新风带动乡邻

初见王德福,他正从赶集回家。放下背兜,拿出一叠钱交给老伴。“这是这今天卖莴笋的200多块钱。”

这个季节,早过了莴笋种植期。是否是大棚菜?王德福来到房前,指着郁郁葱葱的露天地,“靠这1亩旱地每年只种四季错季蔬菜,保守收入1万元以上。”

露天也能种植错季菜,是王德福掌握的致富秘密武器之一。此外,他家还靠3亩果树、1亩鱼塘,收入也有1万元。

王德福说,人老了,这些都是锻炼身体“搞起耍”的。但在村民看来,他这一辈子做的事,颇有“致富天眼”的韵味。

1976年,王德福因具备初中文化,在公社(即乡)科研技术中心培训后,成为村里的技术员。高温窖、红苕储藏、温室育秧、玉米制种等技术,至今对他来讲都如数家珍。

田地包产到户后,大多数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持观望态度,栽的秧都是“满天星”。王德福不作解释,请来村民“求围观”。他绷起绳子示范栽“行距秧”,并和不信的村民打赌,“同样面积收成不高,粮食全归你家。”结果到了收割时,事实让乡邻们都傻了眼。

在王德福新组成科研组的带动下,大量农技在该村得到推广,产量翻了几番。村民韩才伟颇为自豪,那时全区性的现场会经常来村里开,热闹的劳动场景至今令人难忘。

五郎庙,因王德福的技术指导成了明星村。

当村里经济还处于猪粮二元结构时,王德福早就算清了经济帐:传统粮食种植辛苦一年收成少、成本高,还不如搞特色种养业。于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家农房四周种上了果树,将村里荒废的烂泥塘和房前池塘养上了鱼,地全种上了错季蔬菜。

为何选择这几样?他自有道理:市场定类别,科技来种管。发展柑桔、柚子等果林,填补区域水果市场空白;靠科技只种四季错季蔬菜,不费力还能卖上好价钱;青草用来养淡水鱼,卖出的同时也满足个人钓鱼爱好。

“发展产业才是脱贫的出路。”“产业选择上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反其道而行之。”“种什么、养什么,由市场说了算。”王德福人老语言新。他的经典“语录”和实际成效,被乡邻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带动大家竞相发展产业。邻居陈定安至今都在享受着果林经济的福。

除了过自家种植经济林、抓好错季蔬菜产业、搞活庭院经济等示范举动,王德福还特别注重对文明习惯的养成,以此带动文明新风。到他家去,是一条果林长廊的石板路。在他家,看到的是房屋吊了顶,家具简简单单,随时干干净净。陈定安说,大家都是看了他家改厕改浴后,纷纷效仿。

王德福还有一招,善当和事佬。因他哪里都合得拢、什么人都接触。经他调解的矛盾,极少复发。如今,在五郎庙村,“叉着腰站田坎骂人”的场面绝迹了,乡邻里相互帮忙,更团结了。

当热心人,立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王德福是发展产业上的好手。但最让村民称道的是,他是一位热心人。

1975年,经村民选举,王德福当选为五郎庙大队六生产队的队长。这一当,名称由“队长”到“社长”,再到如今的“组长”,村民们就再也没让他离岗退职。

上任之初,五郎庙村6组地处矮洼地段,交通不便。王德福带领各家各户劳力,整天磨在路上,终于打通了出村路。在此期间,他为了磨凿子,天天晚上加班当临时铁匠。至今眼不花、腿脚利索,唯独因打铁导致双耳有些失聪。

王德福在引导村民发展产业的同时,更注重对贫困户的“兜底”行动。1996年,村民张述德家四口人皆有不同程度的低智痴呆症状,住在破旧的茅草房里。眼前他家如此穷困,怎么办?王德福想出一招:召开社员大会集体商议解决。

很快,由“各家各户出一根木料并出劳力”的方案一致通过。王德福白天忙村里的事,晚上就带着监督小组成员到各家各户上门收木料。料多粗,差哪些料?还需要哪些劳力来帮工……全由他操心。三个月后,张述德由草房搬进了瓦房。

韩才伟家瓦房因洪灾冲散街沿土块,导致房屋倾斜。面对两兄弟不知所措的眼神,王德福又带领村民们给他家安了条石,并重建了一部分。哪知乡国土、林业的人知道后依法征税。王德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家实在太穷,队上也在努力,万一房子倒塌人死了,你我不是也有责任。”随后,事情总算网开一面了。

王德福有情有义,在他的教育下,子女都富有成才。如今,他老了,子女请他去大城市住,他不答应。他说,这里还需要我。

原来,在他内心深处,有一件未了却的遗憾事。

90年代初,看着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都种着密密麻麻的竹子,王德福打起了产业算盘。“竹编没了市场,竹子荒起后把房子遮阴完,还烂瓦。何不砍点种点水果。”经过王德福动员,家家砍掉了荒竹林,然后连荒山坡都种上果树。

60亩!看着成片的荒竹园、荒山坡披上了绿装,王德福感觉让全村成为远样闻名的样板村的梦想实现如此之近。紧接着,他计划联系市场销售,确保大家的血汗没有白流。

哪知,仅过了一年,果树还未长高,一股打工热潮席卷全村。很多家庭整家往外跑,果树林大都荒芜了。王德福不甘心、不放弃,一直在等待着机会。2014年,五郎庙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市、区总工会帮扶这里。陪同上级干部走访贫困户,翻读资料了解政策后,王德福激情又来了。

“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大的决心,扶贫单位这么有力。我才68岁,还能做很多事,至少能干到80岁。”

王德福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主动确认全社最贫穷的张述德家为帮扶贫困户。在帮扶时,他时常送去生活必需品,买来鱼苗送去,也把以往自己养的鱼塘也让出来,只为帮助他家产业“造血”脱贫。而当村里需要流转土地发展产业遇到阻力时,王德福走西家跑东家,劝说他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抓机遇、抢时机,不要再等待,早日摘掉贫困帽。

王德福回顾过去,“干部就是要以‘干’为先,多干点实事,干出一番事业,才无愧于村民的信任。”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