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6全国两会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在京发布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6-02-22 责任编辑: 陈训迪
+|-

2月18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首发式在京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先后向与会者介绍了报告的研究、编辑与出版过程,以及该书的基本框架与核心观点。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报告的基本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报告》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发布的第一部公开的社会保障智库报告,是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发展情况的全景式读本。全书聚焦“十二五”回顾和“十三五”展望,包括总报告、十个专题报告,以及对2015年中国发生的社会保障十大事件和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动态的解读。

报告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经历了世界社会保障史上最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目前正在从长期渐进的试验性改革状态向成熟、定型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迈进。“十二五”(2010-2015)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规模空前、发展速度最快、惠及民生最广的时期,也是作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转型的重要过渡时期,已经建立的普遍性养老金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制度、综合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和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的福利措施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证。

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任务还未完成。当前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发展理念存在迷雾,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公平性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责任不清与责任失衡,这些问题导致了制度变革长期无法定型,不仅未能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公信力。特别是在当前,往往因过度关注经济指标而迷失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的社会公平、分配正义与文明进步目标,因过度关注个人得失与崇尚利已而忘记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坚守的互助共济与公益本色,因过度关注当下与短期应对而忽略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当重视的历史经验与长久的稳定预期,因过度关注局部与细节问题而罔顾了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应当发挥的完整功能与综合效应,还有期望政府包办一切的“泛福利化”思潮和主张个人自我负责的“反福利”等极端取向。这些现象很容易导致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误解,引发人们的不安与焦虑,甚者还可能误导决策。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