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6全国两会

财政部副部长:穆迪下调中国评级“没远见”

文章来源: 新京报 发布时间: 2016-03-05 责任编辑: 赵超
+|-

财政部副部长:穆迪下调中国评级“没远见”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穆迪调降中国评级“没有远见”。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调降至“负面”的消息近日备受关注。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没有远见的,将来实践会证明它是错误的。”

“穆迪的信誉已在打折扣”

3月2日,穆迪发布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级展望,维持对中国的Aa3评级不变,同时将中国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至“负面”。理由是政府债务增加导致财政疲软。

对于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调整为负面是否对中国经济有负面影响,朱光耀表示,目前世界上对评级机构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改变了。评级机构自身应该通过专业性、客观性,恢复自身信誉和影响。

朱光耀称,作为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国际上的信誉已经在打折扣。他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穆迪的信誉大大打了折扣。实际上,早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穆迪的信誉就受到了全球的质疑。亚洲危机时,穆迪在一天之内将韩国的信用评级下调了11个档次。

对此,朱光耀说,这说明穆迪当时的评级是错误的,它并没有预见到实际情况,反映的也不是实际情况,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对评级机构的信誉质疑更加强烈。

据朱光耀介绍,目前G20有明确规定,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再以评级机构的内容嵌入本国金融监管机构内容之内,这是一个重大政策的变革。这也反映了这些所谓的全球性的评级机构的信誉受到了全世界的质疑。

分析称看空“无事实依据”

朱光耀说,目前来看,无论是穆迪,还是标准普尔,它们在资本市场上的业务量超过了80%以上,仍旧在主导全球金融市场评级业务。但是,这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去意识形态化。

“因为如果评级机构能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级,必须以评级的基础——实际的偿债愿望和实际的偿债能力作为评级的一个最基本的衡量点”。朱光耀说,评级机构如果不能做到,那必须要去意识形态化,不能用西方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

有分析人士认为,长期以来,西方评级机构把持着信用咨询市场的垄断地位,利用信用评级对西方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一褒一贬,人为制造“融资剪刀差”。

对于穆迪调降中国评级展望一事,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刘世锦认为,我们不应受到国际评级机构的影响,更不要对中国经济过分悲观,反而要持有乐观的态度。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将触底回升,转入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