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6全国两会

书记省长谈如何落实五大理念

文章来源: 瞭望 发布时间: 2016-03-13 责任编辑: 黄富友
+|-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扬帆起航。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但各种矛盾和风险却明显增多。如何攻坚克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给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响亮回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大政既定,三军用命,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全国两会期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个省市的主政官员。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深入阐述了对五大理念的理解以及当地为全面贯彻落实五大理念所作出的努力和部署。

海南:以公共服务均等化

践行共享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也不是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理念,凸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民有民享、注重社会公平的施政之德和为民情怀。这与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民共享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比如说让更多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共享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这几年我们在加快发展、做大蛋糕的同时,利用人口相对少、省直管县等优势,通过政府二次分配,每年将新增财力70%以上投入民生,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普惠水平。我们义务教育、高中、中职和幼儿园的老师都达到了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近年来我们又提高并拉平省直和全省所有市县公务员工资,统筹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人员、机关工勤人员的工资。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32.2%。城乡居民医保、养保、低保均实现全省统筹、全省覆盖,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海南经济总量不大,但能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公共服务相对均等,百姓心态平和、小康温馨、幸福指数较高,就是共享发展的一个有力印证。当然,就整体而言,海南民生建设的底子还比较薄,还有贫困人口47.4万,是“十三五”期间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解决好的一件大事。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补齐短板,攻坚克难,着力实现以下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次产业比重接近20:20:60。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初步建成小康温馨、生态宜居、百姓幸福指数较高的海南人民幸福家园,初步建成旅游设施先进、服务一流、适合全国人民常游长居的四季花园,让近者悦,远者来。

内蒙古:落实五大理念要做到“四个必须”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指南和发展行动的先导,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相互关系。“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把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全面、准确、完整、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统筹兼顾搞好结合。要把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机结合起来,与落实“五大政策支柱”和“五大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稳定当前经济增长与促进长远发展,自觉在国家发展大局和党的工作全局中谋划发展,确保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区情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在对国内外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的水平和层次不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不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点和着力点各不相同。

内蒙古是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比较滞后,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面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找准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坚定自觉地用“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开拓发展境界。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狠抓责任落实。要在学习研究上下功夫,加大“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真正让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在完善思路举措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牵引,深入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着力补好发展短板,全面做好工作,把新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要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把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转化为一条条发展的新举措、新项目,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工作指导,确保“五大发展理念”在内蒙古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完全胜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吉林: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对吉林来说,抓住了创新就是抓住了新一轮振兴发展的牛鼻子。吉林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于体制机制。体制不活、产业不优、内生动力不强,所以创新对吉林来说更为迫切和重要。解决一些老工业基地的难题,金钥匙就是坚持创新。没有创新,老工业基地的包袱就像下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

可喜的是,吉林现在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局面,良好的创新产业和发展态势。吉林的创新不同于京沪粤等创新能力强的省市,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吉林尽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完全可以在创新方面走出一条差异化和跨越式的创新发展道路。把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个领域通过创新实现动力转换,甚至老工业区可以实现华丽转身。

我们要实现一个柔性的,汇聚各类创新资源的,激发各方面创新动力的活力,走出一条创新型经济路子。通过创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创新经济体系。

首先要发挥吉林创新优势,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壮大创新力量。一方面要发挥吉林近60个科研院所和知名高等院校的优势。吉林每一万人中的科学家、工程师、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在全国排名前六,要注重创新力量的培育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家的创新激情和动力,支持更多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特别是与科研院所的对接,支持与国家科研院所的创新平台结合。尤其是,吉林需要走出一种开放式创新人才平台建设。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请更多的国内外科技人才聚焦吉林。我们提出要打造创业平台、创新平台,特别是承接沿海的一些年轻人的科研成果,使他们能够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有舞台,有展示才华、发展事业的空间。

其次是切实加快推动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吉林有很多科研成果,要加快推进科研成果优先在吉林转化,落地生根。包括新兴产业九大专项行动计划,像玉米水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吉林粮食平均亩产连续12年全国第一,以占全国9%的粮食播种面积,创造全国第四的成绩;滚动实施20项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推进无人机等100项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吉林一号”卫星工程,对接好国家民用卫星产业布局;科技“小巨人”工程今后还有进步空间。

再者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集聚发展的高端化。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挖掘创新潜力,做好“有中生优”和“无中生有”。一方面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升级,在某些方面实现脱胎换骨、浴火重生,或者是老树发新芽。另一方面打造新的业态新的产业优势,实现无中生有,这两年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农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产业等。

“十三五”期间,吉林将深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更加聚焦创新发展,补短板。包括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国企改革的创新等。总之,创新对吉林是重大的革新。吉林人创新方面的基因在进一步释放,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浪潮中能够创造新的创新产业,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目前,我们自己造的高铁开始在世界上许多城市跑,我们自己的卫星开始在地球上空照,人才流、物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也在联动。我们坚信按照新的发展纲要,老工业地区的优势能够进一步释放。创新会给东北带来无限的发展活力。

西藏:小康全面不全面,

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洛桑江村: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粗放的发展方式将导致资源环境付出沉重代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态环保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不可越雷池一步。

坚持生态兴藏、生态富民,保护与发展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着力建设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

首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守生态保护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规范各类自然保护区管护,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加快建立湿地、水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公园建设。

其次,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加强天然林、重点公益林保护,开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工种草。加强江河源头区、生态脆弱区、重要高原湖泊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加强土地、草原、森林征用监督管理。加大废弃矿区和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推进雅江中游土地沙化、藏西北荒漠化、藏东南水土流失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再者,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严禁“三高”项目。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离任审计制度。推进全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和地市环保机构改革,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绩效考核与动态监测机制。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进林政管理规范化、法治化,不断提高林地保有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交通干线、旅游景区景点、村镇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

广西:充分释放

对外开放的发展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广西,这个西南边陲,已成为开放前沿。“十二五”期间,广西进一步拓展并深化了以东盟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合作,特别是中央明确赋予广西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三大定位”新使命,使广西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放蕴含着广西最大的发展红利,开放活了广西的发展就能活起来。广西将以“三大定位”为统领,以开放为先导,构建面向东盟、衔接欧美日韩、对接港澳台、服务西南中南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似,交往历史悠久,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省区。“十二五”期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从2011年的65.6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290.1亿美元,年均增长34.7%,东盟连续15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广西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三大定位”的重要内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了实现这一定位目标,广西将充分发挥位于“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优势,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推进建设南宁至凭祥至河内至中南半岛铁路主通道,打通缺失路段,形成骨干路网,促进“一带一路”有机衔接和互联互通。以国家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契机,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打造产业合作先行基地。着力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将服务范围由中国—东盟“10+1”拓展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0+6”乃至更广区域。积极申报筹建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大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信息枢纽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南宁渠道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机制。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主轴,积极推动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充分发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作用,大力发展沿边金融、跨境金融,构建以南宁为中心,东兴、凭祥为次中心的“金三角”沿边金融格局。

推进协调发展,同样需要写好开放合作这篇大文章。“十二五”时期广西已初步形成“双核驱动、三区统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十三五”期间,广西将抓住国家战略全覆盖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有发展优势,但只有实现统筹协调,才能取得最大的发展效应。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广西在国家战略全覆盖的形势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振兴,促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全面升级,形成沿海沿江沿边三区统筹发展新格局。

云南: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陈豪: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多样性王国”美誉,森林覆盖率为55.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生物物种及特有物种均居全国之首,良好的生态始终是云南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国家“两屏三带”十大生态安全屏障中,云南肩负着西部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持续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云南”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初步取得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保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把云南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既是全省各族群众的期盼,也是党中央付予的重托,是我们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在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弘扬传统。云南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珍视和爱护自然。傣族有一句谚语:“没有树就没有山,没有山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人”。大家都知道哈尼梯田是世界遗产,而哈尼梯田正是云南人民1300多年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带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我们将弘扬传统,爱护好自己的家园。

二是转变生产方式。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招商引资中拒绝污染产业,坚持把节能减排、化解过剩产能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此外,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引进和整合创新资源,引进人才,以创新驱动助推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转变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树立节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健康的生活风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在农村大力推行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创造绿色生活。

四是加强环境保护。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建设“森林云南”(将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55.7%提高到2020年的60%),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江苏:以共享发展作为“压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石泰峰: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征程上,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共享发展,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回望过去几年的发展,江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升。“十二五”时期,江苏直接用于民生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财政支出,占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5%以上。今年还要继续围绕“百姓富”,在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上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将“百姓富”作为建设新江苏的重要内涵,要求江苏围绕“七个更”目标,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作为“压轴”,某种意义上也彰显了我们发展的终极目标。

共享发展,意味着人人享有,也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努力。无论是在决胜全面小康的现阶段,还是在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未来,都不可将“共享”理解为不付出努力的简单分享甚至是“坐享”。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所指出的,“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江苏未来的发展,亦需要如此,而且,越是向更高水平的生活迈进,越是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如此,方能实现高水平、可持续的人人享有。“人勤春来早、家和万事兴”,其中蕴含的朴素道理,值得我们好好体味。

站在江苏新一轮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更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勤劳致富、劳动光荣,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激情。又是一年春来到,为了金秋硕果累累的共享,期待江苏大地处处都能见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的奋斗景象。□

(本文执笔:尚前名,参与采写:王仁贵、赵叶苹、陈磊、张丽娜、张京品、张莺、庞明广、刘巍巍)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