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苏士澍:保护古书画不缺钱缺人才 传统技法要继承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7-03-07 责任编辑: 秦金月
+|-

中国网3月7日讯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3月7日下午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刘长乐、冯骥才、苏士澍、成龙、海霞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

有记者问,目前中国古代书画保存的状况是怎样的?古代书画在保存修复和复制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应如何对书画中的真品监管加以改进?

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答问 中国网 高聪 摄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从古代书画保存的现状、修复复制和监管三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苏士澍首先谈到了保存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以谢辰生、徐邦达、启功为首的七人鉴定小组对全国各个博物馆进行了普查,主要是书法和绘画。书法里包括卷轴画,碑帖,以及田野的碑刻。经过老先生们8年的努力,对全国做了一个很好的调查和了解。

苏士澍介绍,文物出版社出了一套8年总结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其中对国家各博物馆藏的主要国宝,一类文物、二类文物、三类文物,一共是20117件作品进行了编目。为了响应中宣部的号召,文物出版社又把中国这些古代绘画整理出全集,把中国历代的书法真迹做了《中国书法全集》,一共是1849件,绘画2000多件。经过整理以后,对我们国家的古书画有了一个摸底,这些书画在博物馆里是国宝级和一类文物。

谈到修复复制的问题,苏士澍说,改革开放以后,博物馆都在兴建,储藏和保护都很不错,但成效良莠不齐。比如故宫、上博、南博、辽博都很不错,但是在一些小的地方,就不是太尽人意。有些古书画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例如,大家都知道《九成宫》,都知道欧阳询,那么欧阳询的墨迹在哪儿呢?既不在台北故宫,也不在北京故宫,在辽宁省博物馆。这都是溥仪带出宫之后,人民鉴定家杨仁恺从东北一件一件收回博物馆的。能看到书法大家欧阳询亲自写的《梦奠帖》,这是多么珍贵啊。但是对于它的保护、传承和爱护,还不是那么太尽如人意。所以,像晋唐以来的古书画,对于它们的修复和复制还存在诸多问题。

苏士澍也指出,以前修复古书画的时候,故宫、上博、南博、辽博都有这方面的能力,现在对于古书画能够揭裱的就只有故宫博物院了。我们的宋版书、明版书,都是在国家图书馆,国家进行抢救性工程做得非常好,但是在书画这方面还不敢揭裱,为什么?揭一次就损一次。

如何加强修复和保护是关键的问题,不是没有钱,是人才缺乏。能够修复古书画的只有故宫博物院。但是面对上万件的古书画,拿出来一次就等于毁坏一次。不过,今天的印刷术对古书画的复制还是很不错的,这种复制,一方面是印刷,一方面是照相。但是,这方面的人才还要加强。虽然现在印的跟真的一样,但是真能达到真的吗?还不行。虽然仿真印刷看起来很不错,实际上和原物还有一定的距离,文物出版社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的尝试。

苏士澍表示,今后还要在文物局的领导下加强古书画临摹,光靠复制还不行。比如,我们的作品已经都灰了,要想恢复原样,光靠复制不行,还得靠专业人员一点一滴通过美术史的学习,通过对颜料的搭配,恢复原来的面貌,这靠印刷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古书画复制还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另外,在古书画复制当中要培养人才。苏士澍希望,不管是揭裱的人才,还是临摹的人才,都需要国家文物局方面加强力量培养,让我们的古书画文化传承下去。现在有高科技手段了,通过扫描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可以靠高端的技术,靠互联网,靠大数据做。现在故宫有很多复制品做的非常好,但是只是为了宣传。在传承技艺上,还是要继承我们的民族优秀传统技法。

关于国家对古代书画真品的监管力度,苏士澍认为,虽然国家文物局经过几次普查,对全国一类文物、重点文物都作了很好的工作。但是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特别是那些平常不太引人注意的作品、民间作品等还在库房里“睡觉”。

因此,苏士澍建议,文物部门的人员不应缩减,应该增加。在文物部门担任职务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强烈呼吁,希望给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和博物馆人员增加编制,希望国家在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和文物管理上要加大力度。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