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民法总则草案四审:民法典"母法"将解决我国特有问题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7-03-08 责任编辑: 尚阳
+|-

民法总则草案3月8日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网新闻3月8日讯(记者 张艳玲)民法总则草案今日下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自去年6月以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对其进行过三次审议。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编纂民法典,2015年3月,民法典编纂启动。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民法总则(即民法典总则编)列入了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2016年6月、10月、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法总则草案进行初审、二审、三审。

多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草案一稿比一稿完善,三审稿总体上已较成熟,体现了民法固有特征,回应了社会关切。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母法”

民法总则参与编纂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认为,民法所规范的事务涉及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和组织,民法典是国家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工程。按照“提公因式”的做法,把民法上的一般问题归纳为民法总则,它也成为了庞大民法规范的统帅、纲领和基础。

“民法总则草案规定的问题包括民法的立法根据、基本原则,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问题等,还有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问题、民事权利的主要内容、法律责任等,要解决我国特有的问题。”孙宪忠说。

“民法总则的制定重新开启了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进程。民法总则制定后,将展开包括物权、合同、侵权、婚姻家庭、继承等民法典分则制定工作。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纲举目张,整个民商事立法都应在民法总则统辖下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民法典编撰是我国近年来法治建设中的大事,几乎所有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都将纳入到我国未来民法典之中。民法典更能彰显出时代特色,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公民社会经济生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中国网记者。

朱巍说,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母法”,所有民法分则都在总则的统领之下进行解释和适用。“搞好民法总则就是牵住民法典编撰的‘牛鼻子’,总则部分编撰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民法典的实用价值。”

草案亮点纷呈 “权利法”色彩明显

新京报称“对百姓来讲,民法典就是权利的宣言书。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历经三审的民法总则草案,‘权利法’色彩愈发明显,呈现多个亮点。”

民法总则草案明确,胎儿享有民事权,可以继承遗产、接受赠与,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同时规定,民事诉讼时效由两年改为三年;失能老人可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监护人;未成年人遭性侵,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为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征用不动产或动产的,应给予公平、合理补偿;损害环境,不仅要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还要恢复原状。增加了“个人信息保护”和“私有财产权利保护”条款。

孙宪忠说,权利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责任来保护,民法是一个权利立法,从现在世界各国看,一些国家法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责任体系,民法总则中把责任这一部分还是写得很细,而且强调多种责任可以同时使用,这样对保护权利更加有利。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在3月4日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30多年中国社会发生很大变化,法律也要与时俱进,在制定民法总则时,也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创新。比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社会老龄化趋势,在民法总则里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也扩大了监护范围,尤其注意到对失能老人的保护问题。

孙宪忠说,草案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民法总则编纂中,有很大篇幅解决监护制度的问题,就是针对目前中国老龄化问题,传统的法律是解决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到了现在主要面临的是解决越来越多的老人的养老问题,这就是我们民法总则的特点。

草案中涉及的“6岁儿童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虚拟财产纳入物权法保护”“被撤销监护资格后,应否允许改过?”“见义勇为受损能否追偿?”“‘村集体’属于哪类法人?”等热点问题一度引发热议。

傅莹说,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年龄下限到底是应放到6岁还是10岁,怎样能更有利于更好保护未成年人,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大家看法不一样,有很多问题还会在这次审议中经代表们充分地审议、充分地发表意见,进一步完善这部民法总则。

2020年完成民法典编纂工作

王利明认为,民法总则能从宏观体系上统筹考虑民法典各项制度,这有利于消除民法典各分编规则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我国民事立法体系化。民法总则规定了普遍适用于各个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和原则,确立了各民事立法所普遍遵循的规则,消除了各个法律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它的制定将极大地推进民事立法的系统化过程。

“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将民事权利作为其体系构建的中心,民法总则将系统全面地确认和保护各项民事权利,构建民事权利体系,注重保障人的人格尊严,弘扬私法自治,强化私权保障理念,确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王利明表示。

“民法总则的制定对下一步民法典各个分编的编纂有统领的作用。按照我们现在的计划,应该在2020年完成民法典编纂工作,这对于我们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傅莹表示。

孙宪忠说:“现在把总则的体系做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是整合工作,也是法律的编撰,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个是消除各法律之间的矛盾,第二是弥补法律的漏洞,第三要做一些新规范的创造。目标到2020年完成。”

朱巍认为,新时期民法总则应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应充分烙有中国社会自己的特色,应侧重保护人民基本权利。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