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中国发布丨黄润秋:守好生态环境底线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05 13:46:22 |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3月5日讯(记者 魏婧)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部长通道”,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举行首场“部长通道”,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中国网 董宁 摄

有记者问,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形势下,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在服务和保障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守好生态环境底线?

黄润秋表示,近十年来,中国在经济总量实现年均增长6.5%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在持续大幅度降低。这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84%、58%,北京二氧化硫的浓度以个位数的微克来计。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降低57%,重污染天气比例只占1%左右。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民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90%。这表明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另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内在要求、应有之义。所以,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又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润秋说,从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来说,去年,生态环境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环评要素保障。去年一年,生态环境部本级审批180个重大项目,涉及的投资1.9万亿。生态环境部指导地方审批12.3万个项目,涉及投资23.3万亿。这些都为稳经济、促发展作出了贡献。做法主要是“123”。

“1”是落实好一套政策,我们出台了相关政策,构建了一套创新的政策体系,既包括同类项目打捆审批,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统筹联动这样一些创新性机制,确保环评审批高效率。

“2”是畅通两项机制,一项是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主要针对重大项目。第二项是直达基层、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机制,通过远程在线帮扶、释疑解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效能的极大提升。

“3”是落实好三本台账,就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三个方面的相关项目环评管理台账,提前介入、定期调度,共同推动这些项目落地。

黄润秋指出,新的一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用好“123”的政策,继续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评要素保障。同时,还要强调守牢底线,这方面有“345”的考虑。

“3”是守住“三条底线”:一条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总要求;二是依法依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刚性的,不能动,这个底线不能破,特别对一些重大的、性质比较恶劣的违法行为,我们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

“4”是把好“四道关口”:一是环评审批准入关,包括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包括前期的“三线一单”区域准入。二是排污许可关。第三道关、第四道关是兜底的,监督执法关和督察问责关。

“5”是重点关注“五类项目”,包括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这些项目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责任编辑:张艳玲 蔡晓娟】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