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番禺大劫案:头号嫌犯之前已犯下两宗大案

  朱明健说:“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陈恂敏落网,圆了我20多年的心愿。”张子俊 摄

“番禺大劫案”原前线总指挥谈破案细节,称几代民警接力追逃,终圆心愿

朱明健75岁,头发花白。广东省公安厅原副厅长,公安系统人称“朱老总”。

40多年的从警经历中,他成功指挥和参与侦破的案件不计其数。唯独番禺“12·22”武装劫钞案总是出现在他脑海里。

21年前,他是该案的前线总指挥,时任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分管刑侦工作。“专案组利用10天时间侦破了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劫钞案。”

但头号嫌犯陈恂敏和另一主犯陈海强的潜逃成了朱明健和所有办案刑警最大的遗憾。

憾事萦绕心头。9月,他重走了当年办案路,跑去清远见了一起办案的刑警,还专门去了连山县的鹰扬关。

21年前,3名嫌犯连同400多万现金,正是藏在一辆装满饼干箱的货车里,经位于鹰扬关附近的公安检查站,逃往广西境内。

朱明健觉得“冥冥中自有安排”,1月5日,头号嫌犯陈恂敏落网后,得知消息的他一晚上都没睡着,“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落网,圆了我20多年的心愿。”

谈案情

做好了随时跟犯罪嫌疑人枪战准备

新京报:1995年,被抢劫1500万。这个涉案金额在当时是什么概念?

朱明健:当时这1500万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数目。这个案件当时也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大劫钞案的纪录,至今也是最大的。

新京报:当时面临的各方压力也很大。

朱明健:那当然了。拿1995年来说,有两件大案。上半年是“6·12”东星轮抢劫案,犯罪团伙持枪劫走澳门中国银行的一千万港币。我们连续奋战三天,告破。到了冬至,就遇上了这个案子。当时轰动全国,全国人民都等着看我们广东刑警的本事有多大。

10天后,我们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案子破了。但是一号嫌犯陈恂敏和另一主犯陈海强跑掉了,这是最大的遗憾。

新京报:据媒体报道,案件取得重大进展的突破口是涉案枪支?

朱明健:对。那天早上8点半我到的现场,指定广东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余穗生做技术检验。他是全国有名的痕迹检验专家,很快就确定现场击发的一支五四式手枪来自清远市。经过连夜侦查,案发不到一天,两名案犯的身份已经确定了。

当时能够“以枪找人”,关键在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广东建立了全国最先进的枪支建档体系,这种技术档案的支持非常重要,否则就是大海捞针了。

新京报:办案过程中,有没有惊心动魄的时刻?

朱明健:当时侦办这个案件,我们是做好了随时跟犯罪嫌疑人枪战准备的。但到全部嫌疑人归案,都没费一枪一弹。后来想起来,唯一让我们后怕的是抓疑犯袁长荣的时候。

那一天我把陈志雄(时任专案组成员之一)紧急调往阳山县青莲镇抓捕躲在农户家里的嫌犯。陈志雄劝袁长荣投降,袁丢了一把枪出来,陈志雄就进去和他谈判。没想到袁长荣屁股后面还藏着一支枪,幸亏其他民警及时把他扑倒。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