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幼升小调查:“幼儿时期的一次高考”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天

眼前的电子考卷正在计时。卷子上列出八张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图片,要求答题者推理出第九张图的样子。

上海幼升小调查:“幼儿时期的一次高考”

这不是公务员考试,也不是数学竞赛。这是2017年5月6日,上海市民办阳浦小学的面谈试题,题目不是给孩子的,而是要求家长作答。

一名家长在朋友圈感慨说:“愧对小女,愧对列祖列宗。”

同期,上海市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的家长电子问卷也被披露。问卷要求家长填录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工作单位、职务及第一学历。

更有家长在网络上表示,自己孩子去面谈的上海某民办小学,还要看家长的身材。如果过于肥胖,说明家长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行,恐怕会殃及孩子。

以上新闻一出,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的评论几乎一边倒,批评小学的做法“奇葩”。而考家长、查血统的面谈方式,也被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批评,并要求学校整改。上海市教委随后公布了处理意见,要求涉事的两所学校公开致歉,并核减明年的招生计划。

在上海某着名育儿论坛内,立时有人发帖称,踢爆此事的家长,害惨了明年参加幼升小的所有孩子。“明年,参加幼升小的孩子更多了,招生计划又减少了,竞争更激烈了。”

发帖人所说的招生计划,是指上海民办小学的招生计划。根据上海市的规定,公办小学实行就近入学原则,民办小学的户籍规定则可放宽到本区或本市,有的也接受外地户口的学生。对于申请者,学校将和学生面谈,进行挑选。

近几年来,民办小学已经成为上海不少家长的第一选择,而进入民办小学的竞争之激烈,被家长戏称为“幼儿时期的一次高考”。

一名教育主管部门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民办学校发展到现在,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给了它很大的压力。它怎么会这么热门?让我们有点看不太懂了。”

上海幼升小调查:“幼儿时期的一次高考”

  “升学最优路径”

《幼升小世外(世界外国语小学)成功上岸》《儿子考入盛大,幼升小回顾》……近期,在上海某着名育儿论坛的幼升小版块上,类似报喜的帖子不断出现。

进入5月,上海各民办学校开始招生。该论坛的幼升小版块,帖子更新量每日过千,许多家长都在焦虑地等待面谈结果。

在这些家长的思维里,幼升小被默认为是从幼儿园升入着名民办小学,而这也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

在上海徐汇区,有4所民办小学,分别是世界外国语小学、盛大花园小学、逸夫小学、爱菊小学,在全市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以世外小学为例:2016年,报名参加世外小学境内部面谈的学生超过3000人,录取人数为160人,录取率约为5%。

私立学校收取比公办小学高得多的学费,却仍然让家长们趋之若鹜。上海的民办小学热,与家长心目中的升学率有关,而这个升学率,要从中考说起。

2016年,曾有培训机构依照当年上海市的中考成绩,对各初中进行排名。在这份榜单中,排名前十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初中。

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中学是位于徐汇区的民办华育中学。而这所学校的生源,几乎一半来自徐汇区,一半来自外区。在徐汇区的生源中,世外、盛大、逸夫和爱菊这四所民办小学的毕业生,占了一半以上。

上海市其他优质民办初中的生源,也有很大比例来自各民办小学。

一位在上海着名育儿论坛混迹很久的家长,发帖总结了孩子上学的最优路径:着名民办小学——着名民办初中——着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春藤。

不少家长都认为,要想进民办小学,亲子双方都必须打无数“鸡血”。鸡血不仅仅指亢奋的竞争状态,更是指在升学之路上,必须参加各类课外培训机构,额外学习阅读、奥数、英语口语等。

有的孩子在三四岁时就每天参加辅导班。幼升小前一年,家长会选择给孩子进行冲刺训练,课外培训机构会给孩子刷历年真题,进行模拟面试。所谓历年真题,就是上海几所着名的民办小学在历年面谈中,给孩子出的考题。

上海并不允许民办小学在招收一年级学生时进行笔试筛选,只能进行面谈。面谈中,也不允许出现学科倾向严重的面试题,通常都是考验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题目。每年面谈后,课外培训机构都会收集这些考题,归纳总结类似的题型,在第二年幼升小前,训练冲刺班的学生。

在打了数年鸡血之后,顺利考入民办小学的孩子,被称为“牛蛙”,其他孩子则被称为“青蛙”。之后的五年,他们都同样不能松懈,继续打鸡血,以参加小升初。

上海的小升初没有统一考试,民办初中依然走面谈的路线。最终进入民办初中的孩子,通常被视为已成功了一半。

前述教育主管部门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批80后、90后家长对教育的纠结程度,让教育主管部门也很纠结。“他们会提前好多年去奋斗,让孩子过早进入了漩涡,失去纯真,社会生态也被破坏了。相比他们,我们这些60后、70后要坦荡得多。”

60后、70后家长初有儿女成长时,上海的民办基础教育才刚刚兴起。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