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选举产生的出席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已经公布,63名代表中,最年长的要数北京市老市长焦若愚。
在5年前召开的十八大上,97岁的焦若愚就是最年长的代表。当年22岁的焦刘洋是年龄最小的代表,她特意赶到北京代表团驻地,看望刚过97岁生日的北京市原市长焦若愚。
“小焦你好,我也姓焦。”看到焦刘洋,焦若愚这样跟她打招呼。
如今,焦若愚已经102岁,党龄81年。
焦刘洋和焦若愚
战争年代
30岁时带一名士兵接管沈阳
焦若愚是河南叶县人,生于1915年12月,早年曾在位于北京的华北大学政治经济系读书,后投笔从戎,长期在山海关一带打游击。
1945年,日本投降后,30岁的焦若愚承担起了接管沈阳的重任。
据焦若愚自述,日本投降后,八路军总部向各解放区发布命令,要求迅速行动,去接受日伪军投降。同时,命令原在冀热辽坚持抗战的李运昌部立即挺进东北,配合苏军作战,收缴敌伪武器,接管东北的城市,维持社会治安。
当年9月18日,焦若愚到了沈阳,管理沈阳市的接收工作。
当时,沈阳的局面很复杂。焦若愚说,伪满军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地下先遣军”,反动武装蠢蠢欲动,汉奸、土匪十分猖獗。工会成立后,组织了工人纠察队,保护工厂和工厂里的机器、材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5000工人纠察队出来维持治安,初步控制了沈阳市的局面。
经过与苏联的军管会再次协商,10月10日上午,召开了一个由地方社会名流参加的市政府会议,由苏联的军管会主任在会上宣布:市长由白希清担任, 焦若愚任副市长。白希清是当地的一位著名民主人士。“这样,沈阳这个沦陷达十四年之久的工业城市,终于回到了人民自己的怀抱”。
1946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驻沈阳,解放军转战三年后,在1948年11月2日再次解放沈阳,成立了沈阳特别市政府,焦若愚出任沈阳市副市长兼秘书长,后又担任沈阳市市长。
主政沈阳
曾陪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视察
新中国成立后,焦若愚曾担任沈阳市长、市委第一书记,直至1965年8月。
新中国成立之初,沈阳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中,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大部分都是在东北,仅辽宁省就占24项,其中沈阳市有6项,而且是这156项里最尖子的两个航空工程项目——111和112(即沈阳松陵机械厂)都在沈阳。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沈阳工业基地对国家建设也有重大贡献。
到1956年,国家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实现。那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这三项重大成果都是在东北,其中又有两项是在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