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滇西助学圆梦计划”阶段性总结大会暨“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走进滇西开班仪式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举办。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讲话。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萍宣读表彰决定。

 

学员与教师在课堂上互动。

中国网11月18日讯 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滇西助学圆梦计划”阶段性总结大会暨“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以下简称“流动课堂”)走进滇西开班仪式日前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出席并讲话。

顾秀莲指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开展“滇西助学圆梦计划”,是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配合教育部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计划的重要举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该项活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

顾秀莲表示,滇西集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于一体,贫困面广、程度深,也是边境县和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站在扶贫攻坚决胜期的新起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协助当地政府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热心公益的积极性,促使更多好的公益项目落户滇西,让更多边疆民族地区的师生受益,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顾秀莲强调,“流动课堂”是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学前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创建的品牌项目。“流动课堂”通过整合幼教专家资源,邀请著名幼教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园长,对受援助地区的幼教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幼教水平和管理能力。这种做法很好!“流动课堂”已经举办了12期,培训学员近8000人。在南涧县将举办两期培训班,这也是“滇西助学圆梦计划”的组成部分,希望受训学员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培养祖国下一代做出新贡献。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吴涓做“滇西助学圆梦计划”阶段性总结。据介绍,该计划自2016年启动以来,在各级关工委、教育系统、基层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立体联动帮扶的方式,开辟了定点区域精准教育扶贫的新途径。截至2017年10月底,共募集款物3000余万元。在云南省12个州(市)40个县的24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公益项目和捐赠活动28个,直接受益人群逾12万人。

总结大会上,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长田淑兰代表主办单位向云南省捐赠了价值3000万元的款物;教育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晁桂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萍分别宣读了“滇西助学圆梦计划”的有关表彰决定。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委书记吉向阳致欢迎辞。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立雄,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孙成华出席并分别致辞。

中国关工委副秘书长、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学前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名誉会长李启民出席开班仪式,执行会长程淮在会上介绍了“流动课堂”的相关情况。

活动期间,举办了第13、14期两期“流动课堂”。著名学前教育专家、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原主席、“流动课堂”专家讲师团团长祝士媛教授,讲师团专家杨立梅、冯惠燕、王小英、程淮、廖丽英分别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理解、《幼儿语言教育》、《幼儿艺术教育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幼儿园管理及管理者》、《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版的特征、《怎样做好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幼儿数学教育》”等内容进行了培训。专家们的讲解备受学员好评,现场互动十分热烈。本次培训覆盖了大理州全部12个市县的730余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

活动期间,与会领导、捐赠企业代表、媒体记者赴南涧县公郎小学、凤岭小学、新力小学和团山小学,实地考察了“滇西助学圆梦计划”项目实施情况,看望慰问了在校师生。

参加本次活动还有中国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以及云南省、州(市)、县各级关工委、教育系统等部门有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