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逛朝天门!”这是重庆人以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紧靠码头、离解放碑步行不到半小时的朝天门地区,曾是人来人往、全国闻名的商品集散地。替人拎包挑担、凭劳力吃饭的“山城棒棒军”最早便诞生于这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山城棒棒军”已近消失,人们熟悉的老朝天门市场正在腾笼换鸟,一个崭新的“朝天门市场”已在长江对岸悄然崛起。

  市场美景。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供图 华龙网发

  市场远期规划图。朝天门国际商贸城供图 华龙网发

老朝天门市场“腾笼换鸟”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朝天门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自1991年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开市以来,这里“火”了20多年,不光是重庆人都有“逛朝天门”的习惯,许多周边城市的商贩也纷纷来到这里“进货”,朝天门市场也一度成为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老朝天门市场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占道经营问题突出、道路交通拥堵、经营环境脏乱差等顽疾日益凸显,已无法适应重庆市新的发展需要。

“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已被纳入中央商务区拓展范围,如果继续定位为依赖大运量货物运输的批发市场,与未来的城市发展和中央商务区打造高端商务的定位不相适应。”重庆市商委相关负责人说。

综合考虑种种因素,重庆市政府最终决定“腾笼换鸟”,淘汰朝天门市场的仓储、物流、批发等业态,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现代商贸体系。

朝天门市场业态调整后,批发业务如何承接?原有商家何去何从?

经过反复研究和对比,重庆市政府最终选址在长江对岸的南岸区茶园新区迎龙镇,由重庆商投集团投资260多亿元打造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全面承接老朝天门市场的仓储、物流、批发等功能业态,传承和擦亮“朝天门市场”这块金字招牌。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