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走热不会冲击文字”
新京报:表情包上线后,对反响有过期待吗?
钟超能:没有想过会特别火。刚刚上传的时候,就是去年9月份,刚开始下载量不是很高,因为表情包的竞争很激烈,本来以为就这样了。不过,隔了一段时间,大概是去年11月以后,下载量提升很快,火到不敢相信。
新京报:什么时候意识到“乖巧宝宝”系列火了?
钟超能:就是身边人都在用,群聊里总有人发系列里的表情,这时候才意识到真的火了。后台数据里,下载量超过1.5亿次。
如果要总结这种表情包受关注的原因,我觉得,创作初衷是没有问题的,大多数人喜欢简洁一点、情绪到位的表情,比较接地气,所以能有很多人愿意使用。
新京报:系列里有没有什么细节,是经过设计的?
钟超能:如果用过这款表情包会发现,系列里有“晚安”这个表情,但是没有“早安”和“午安”,这就是我故意设计的。因为人在结束聊天之后,通常会发送这个表情,“晚安”反过来也意味着聊天终止。
这种设计,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关。大多数人在睡前会使用微信聊天,即便是白天进行的聊天,也会在“晚安”中结束,因此这个表情的发送频率会很高,相比之下,早晨和中午会低一些,因此就没有设计这两个表情。实际上,整套表情包里,使用最多的就是“晚安”,证明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新京报:所以说“表情包”这种表现形式,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钟超能:其实就是因为网络时代,移动端交流冲击了传统的交流形式,才有了“表情包”的走热。现在社交网络发达,人与人的交流除了文字表达之外,最能代替语言表达心情的就是表情包。很多时候还可以起到舒缓气氛和缓解尴尬的功能。我相信,这也是“尬”文化在人与人交流中的体现。
我不认为表情包的走热,会对文字语言形式的交流产生冲击。以我为例,我是1993年出生,身边的人在聊天时,还是以文字为主,只有一种情况是只发表情包,那就是“斗图”(比赛表情包)的时候。
“打赏收入达50万”
新京报:传言“乖巧宝宝”带来了50万元收入,你也因此辞职?
钟超能:50万元是确有其事,大部分是打赏所得。但是离职是个人原因,主要是创作表情包很需要时间,与日常工作没有办法兼顾,所以在不久前提出辞职。
新京报:目前制作表情包能够成为一个工作吗?
钟超能:设计制作表情包还算符合我的本专业。其他制作表情包的,大部分还是兼职,而且很少有团队作业,基本都是一个人,又是设计又是绘画和上传。我在设计“乖巧宝宝”时,也是在利用业余时间。
做表情包,主要还是靠热爱,门槛其实很低,因为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东西,任何一张图都可以做成表情包。市面上一些传播很广的,其实制作也很简单。能够让人产生童趣的、比较恶搞的,都有可能成为最受关注的。
新京报:“乖巧宝宝”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钟超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或者说改变了我的生活。制作了这样一款表情包后,很多人愿意主动跟我交流。至少从职业规划上,也会对我产生影响。
新京报: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钟超能:“乖巧宝宝”系列现在已经连续出了6个主题,总发送量38亿次,最多一套发送量29亿次,平均每天约800万次。
未来,看能不能找一些合伙人,团队化、职业化地做这方面研究。我想试一下,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一些动画或者周边产品,为后续的创作拓展空间。
现在社交网络发达,人与人的交流除了文字表达之外,最能代替语言表达心情的就是表情包。很多时候还可以起到舒缓气氛和缓解尴尬的功能。 ——钟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