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车厢”有无必要?看各国如何保护女性出行

中国网新闻7月12日讯(记者栗卫斌 实习记者翟子昊)上月底,深圳地铁部分线路正式启用女士优先车厢,这是国内地铁首次尝试推出女士优先车厢。

根据深圳地铁管理条例,地铁运营期间,1、3、4、5号线双方向列车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车厢为女士优先车厢,优先供女性乘客使用,其他车厢则作为普通车厢使用。
标题图片
女士优先车厢引导文明理念

近年来,“地铁性骚扰”事件频发,女性群体的出行安全开始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上海青年报》调查结果显示,7.4%的男性以及15.6%的女性曾经亲眼目睹过“地铁性骚扰”,7%的女性曾经被“地铁性骚扰”。但是,据各地公安局报案数据显示,性骚扰问题的报案率极低,多数受害者选择了沉默。

女性在遭受性骚扰之后选择沉默,一方面是由于恐惧和尴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取证困难,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解决女性安全出行问题,不仅需要女性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也需要加强相关的社会监管措施。对此,深圳市实行的女士优先车厢就是一次新的尝试。

标题图

标题图片日本图

标题图片英国图

标题图片韩国图

 
 
 
标题图片 

保障女性出行安全仍需考量

女士优先车厢作为保护女性安全的一大新尝试,其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女士优先车厢目前在国内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高峰期客流量巨大,难以实现男女乘客的分流,且考虑到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对男性乘客也并不公平。女士优先车厢通过单纯的空间隔绝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女性的骚扰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张结海博士表示,解决“性骚扰”问题的根本办法并不在于建立“女性车厢”,目前可以做的就是严厉打击,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严惩公共场所的性骚扰者。

解决现代女性所面临的出行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还需加强相关的惩处和监管措施。相信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增加和有关措施的完善,这类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国外的女性专用车厢

女性的出行安全在各个国家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国家出台了众多措施来更好地维护女性群体的利益。

标题图片

日本

1912年日本开始启用女性专用车厢,男女乘客可在乘车高峰期分开乘坐列车。最初的女性车厢目的在于保护就读于铁道沿线女校的女学生。

1947年,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大量妇女开始走出家门参与工作,给交通设施造成了巨大的负荷,使得地铁过度拥挤,容易对妇女儿童造成伤害。因此,在日本地铁的部分专线上,设立了妇女儿童专用车厢,并有严格的法律和惩处措施保障。

随着日本社会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女性车厢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逐渐消失。到了2000年,为了应对频发的骚扰问题,日本又开始陆续推出女性专用车厢并延续至今。现在日本的首都圈、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的轨道公交系统都有类似车厢在运行。

标题图片

英国

1840年,英国部分区域已出现女性专属火车卡。1874年,英国开始设立女性专用车厢,以防止没有男性陪同的女性受到骚扰。

1977年,由于女权运动在英国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妇女在生活中应该拥有和男性同样的权利。他们认为专用车厢是对女性的变相歧视,因此反对女性专用车厢。同时英国法律规定,禁止以性别为基础区分对待公民,女性专用车厢就此在英国被废除。

2015年,为防范性骚扰问题,英国工党的领袖科尔宾倡议考虑重新设立女性专用车厢,并同时设立24小时热线以便女性在必要时刻进行求助,同时呼吁地方内阁官员更多关注女性的出行安全,但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提议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标题图片

韩国

1992年,韩国在地铁一号线和国铁上设立女性专用车厢,每辆地铁的最后一节车厢在高峰时间段专供女性乘车。但由于客流量大,男性乘客仍会选择乘坐女性专用车厢,最终女性专用车厢的方案只能不了了之。

2007年,韩国国内再次出现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提议,但因民众认为此提议是“对男性的逆向歧视”并强烈反对而化为泡影。

2011年,由于地铁内犯罪现象严重,仅同年被警方逮捕的骚扰罪犯就达到了1192人,比2009年增加了78%,因此女性专用车厢又一次被提上日程,为了保障深夜独归女性的安全,首尔市将末班地铁的部分车厢设定为女性专属,且车厢名字也从“女性专用车厢”改为了“女性安全车厢”,并于2012年9月在2号线开始运行。但多数民众对此仍表示不满,认为此举“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