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以“‘新’银行:变革时代”为主题的未来金融创新峰会在京召开,图为会议现场。中国网实习记者董小迪 摄

中国网新闻5月27日讯(记者魏婧 实习记者 董小迪)5月26日,由第一财经研究院、未来论坛、厦门国际银行联合主办的未来金融创新峰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新’银行:变革时代”为主题,聚焦未来金融创新,这也是国内首次由金融界人士和科学家共同就金融科技展开跨界探讨。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作为新金融的两支力量,金融科技公司与着力转型的传统银行的未来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人工智能将推动银行业的整体改变。

“人工智能将推动银行业的整体改变”

朱民表示,过去几年,网络金融的崛起非常迅速,网络金融提高了效益,降低了风险成本,提高了金融透明度,对整个银行业和金融业来说,是巨大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进步。

网络金融的发展同时催生了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在朱民看来,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问题,整个人工智能金融业趋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四大核心技术。

利用上述四大技术,银行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通过前端的接触器,通过金融的服务商,生物特征的识别,人工智能提升的服务效率,大数据的资产安全、客户理解,区块链连接的网络化和平行化,最后达到客户。

朱民认为,不确定性与随机性是未来银行的一个最大特点。发展和竞争、合作和竞争相互并存。相互循环和迭代表明了未来银行的生态是一个极具活力、动态竞争的过程和发展,这也是未来银行生态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未来银行要构建四种基本能力:第一是以数字为主的洞察力,第二个是综合性的客户体验,第三个是完全数字化的市场营销,第四个是完全数字化的运营。

“金融监管法制化是未来金融公共治理的重要方向”

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高西庆强调,监管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领域里尤为重要,未来金融公共治理的重要方向将是金融监管法制化。

高西庆表示,金融市场在现有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资源配置的效率。“现在社会金融力量越来越大,除了中国之外,在多数情况下,社会金融力量已经变成可以把整个系统颠覆掉的巨大危险。”

因此,一个既能提高金融系统的市场效率,又能寻求机制来约束金融市场的平衡点就显得非常重要。高西庆以高频交易对技术能力的高要求为例,很多人一天之内做几百笔、几千笔买卖,每一笔只赚几百块钱,但都要比别人早一点,阐述了监管的必要性。

同时,高西庆认为,监管本身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如果监管的权利没有足够制约,‘这只手’就会闲不住,会不断想办法扩大自己的权利,所以对于监管也有要足够的监管和制约。”

高西庆表示,创新和监管之间的冲突是必然的,而规避监管是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动因,这两者之间永远都在不断地在冲突过程中产生进步。

如果监管抑制创新,就等于因噎废食。如果监管系统能够给创新以足够的余地,让它能够发展的话,它就会更好的往前发展。创新发展的同时不能忘了监管,让创新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不至于变成非常危险、大而不能倒的程度。

“创新也罢,监管也罢,最重要的根本性的东西是要法治化”高西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