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图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提供

中国网新闻7月24日讯(记者 张艳玲)头上顶着一连串的头衔,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课题,获奖无数,兢兢业业、爱党敬业的共产党员,一位扎根农业科研沃土的优秀专家,他就是戴小枫。

戴小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农业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他发表论文140余篇,主编著作8部,参编著作20余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务院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表彰奖,第五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务院中长期规划领导小组“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战略研究”贡献奖……

他通过一系列改革,让一个濒临倒闭的研究所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会议室内墙壁贴的“管理要诀”。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建立现代院所管理制度 打造扁平高效管理体系

2010年8月,戴小枫到研究所上任,那时的研究所发展定位模糊、方向不明、人才短缺、科研经费少、创收少、职工待遇差、长期负债运营。

“7年前,我们所濒临倒闭,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一位研究所的老员工告诉记者,“是戴小枫拯救了这个研究所。现在跟着他干,有奔头。”

他意识到,党的建设是研究所事业发展的总开关。他带头抓党建,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形成了“党组织政治核心、所长负责制、所务会民主决策、学术委员会咨询、职代会民主监督”等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现代院所管理制度,形成了风清气正、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

他梳理管理体制,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明确授权,放手支持,层层落实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一套分工明确、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责任体系,塑造出轻简、扁平、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他推行年度合同聘用制,实行末位淘汰制和课题班组包干制,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科研人员终身制、铁饭碗,人权、事权、财权归一线课题和班组,形成了双向选择、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有分有合的用人机制。

他建立分类考核的运行机制,不但对科研、管理、后勤分类考核,对科研人员也针对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技术转化、企业服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探索出一套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个性化的倒记工分制度。

他严格实行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按照合同兜底、上不封顶、多劳多得的原则,建立起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奖励工资的四段式薪酬制度,将薪酬的重心转向业绩绩效、转化收益和奖励所得,极大地调动起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他建章立制、奖勤罚懒,6年来制定、修订涉及党建、廉政、纪律、行政、人事、科研、学术、推广、转化、基建、平台、基地、后勤、财务、物业、国合各种规章制度200多个,用制度的笼子管人管事,建立起完整的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他高度重视研究所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在研究所墙壁上张贴文化标语,精心制作研究所宣传板,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块砖都能育人,全方位打造研究所文化,铸造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挑重担的脊梁精神、攻坚克难的亮剑精神”的加工所精神,形成了“头脑有武装、胸中有理想、肩上有担当、手上有作为、脚跟有立场”的传统和文化。

为何如此重视“企业文化”?戴小枫告诉中国网记者,刚性的制度使人形成思维与行为习惯,习惯形成素质,素质升华为文化,文化反过来提示、激励和监督个体的行为,与制度一硬一软、互补互动,成为集体中每个个体的自觉行为,这种良性机制一旦形成,便薪火相传、长期有效。“必须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会议室内墙壁贴的“文化标语”。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狠抓人才团队学科建设 形成万马奔腾的发展局面

戴小枫表示,自己清楚地知道,研究所事业是否发展、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是否改善、科研经费和创收是否增长是衡量一切工作的客观标准,他把科研人员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党务、政务和后勤服务工作的标准。

他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围绕加工与储藏、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三大学科领域,加工所形成了12个创新团队,拥有农产品加工利用等4个博士点,食品科学等6个硕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国内门类最齐全、覆盖整个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学科体系。

他狠抓人才队伍建设,认为决定加工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在顶着巨大的人员经费压力下,不惜一切代价,亲自去海外招聘揽才。六年多来,共引进海内外人才、硕博士毕业生140多人,实现了平均年龄最小、学历最高、承担国家项目最多、人均科研产出最高的质的飞跃。

他在研究所首创“外籍导师制”,每个科研人员聘请自己研究方向国际同行里顶级科学家作为国际导师,参与从问题调研、科研立项、实验设计、开题报告到中期评估、数据分析、文论撰写、论文答辩、学术交流、技术转移、企业应用等一揽子的创新活动,创新团队聘请3-5名国际顶尖科学家组成顾问专家组,加快推进国际一流研究所发展步伐。

他实行自然科学基金一票否决制,要求每个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必须以第一主持人的身份撰写并成功申请一个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否则取消由中级职称晋升副高级职称的资格,从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人才培养使用的良性互动。

在戴小枫看来,人才是第一要素,是战略资源,没有人才一切无从谈起。有什么样的人才队伍和作风,就有什么样的科研课题和成果。“现在加工所85%以上的科研人员是35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研人员,他们主持和承担了85%以上的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行业科技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项目与课题,这支年轻的队伍已经成为研究所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事实证明,人才队伍建设对加工所的发展起到了核心支撑的作用。

2017年2月20日,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屈冬玉(右二)等领导莅临农产品加工所马铃薯主食产品展位。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介绍马铃薯主食系列产品研发过程和成效。图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提供

狠抓科研创新和转化工作 促700余项技术成果应用

戴小枫认为,加工所要想生存下去,必须狠抓成果的转化应用;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必须得有战略谋划和目标。他为研究所制定了面向现代农业发展主战场,以农产品加工为中心,以食品科学为依托,以食物营养与健康为主线,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大局为目标,科研开发两手抓、国际国内两手抓,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的发展战略。

他狠抓科研创新,面向主战场,服务国家战略,加工所承担国家马铃薯主食化课题,三年来成功研发出了马铃薯面条、米粉、馒头、面包、糕点等六大系列300余种主食产品,马铃薯鲜湿面、马铃薯米粉专用的一体化仿生擀面机、一步成型米粉机等核心设备,申报发明专利140余件、授权48件,制定马铃薯主食产品国家标准6项、马铃薯主食产品技术规范6项,在全国100余家企业成功生产上市,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他狠抓科研立项和成果培育,研究所国家主体计划科研经费年均增速20%以上,年度合同经费过亿元,年均留所经费7000万元以上,连续三年发展速度全院排名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所排名第一,人均实力全院前5名、综合实力全院前8名;2014年度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省部级一等奖10项,六年来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44项。

他狠抓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年来与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37份,先后建立中美、中英、中加、中意、中日、中阿、中新、中澳等国际合作平台18个,主班国际肉品加工研讨会、国际真菌毒素大会、国际薯类加工研讨会等,创建了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中阿食品科技中心学术研讨会等年度品牌国际会议。2015年,加工所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南南合作的中国伙伴整体进入Gateway平台,成为FAO在该领域唯一的国际参考实验室。

他狠抓协同创新,探索市场条件下横向合作新机制,牵头主办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对接活动,牵头成立“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主食工业化生产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农产品加工营养大数据创新战略联盟”、“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创新联盟”等,他是多个联盟的理事长。

他努力探索“产学研政银”五位一体转化新范式,带领研究所累计与300余家企业开展实质性技术合作,合作企业经济效益增加逾500亿元,研究所成果转化达到了年双过亿的目标,自2011年举办首届“双百”活动以来,累计对接技术成果700余项,现场签约总额达16.12亿元,有力地引领和带动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及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6年10月,中国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出席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陇上绿莹”马铃薯主食化生产线启动仪式并讲话。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人才和成果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贡献率是未来发展瓶颈

戴小枫向记者道出了能让加工所起死回生的“诀窍”——“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向党建要动力。”他说,党的建设好比是研究所发展不竭的动力,改革就是发动机和点火器,管理好比是燃料决定着飞行的速度和效率,三者缺一不可。

戴小枫并未因“救活”加工所而沾沾自喜,他清楚地认识到,人才创新积极性激发和技术成果未来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小将是制约加工所二次创业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积极性越高、转化率越高、贡献率越高、创造的经济效益越多,得到业界社会认可与正反馈的就会越多,事业得到的支持就越多、就会越做越大,就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戴小枫说,要解决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国家“双创”大好政策的发展机遇面前,当务之急是突破科研与成果转化的模式,走出象牙塔开放办所,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以自主创新为立足的根本,以市场营养健康需求为科研导向,以企业化管理和运营为主体,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研究所和科研人员入股成为利益共同体为主要方式,以风险投资、种子资金、产业基金为引导,聚集上中下游的相关社会资源,构建股份制的企业化科研团队与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创新驱动、产研一体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供给侧改革和营养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在这个过程中使研究所通过深化改革、事业发展跃上一个崭新台阶,实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一个总体跃升’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