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柳州举行。图为论坛现场。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中国网柳州12月16日讯(记者 吴佳潼)2017“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发展论坛16日上午在广西柳州举行,论坛由柳州市环境保护局、广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主办,并得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支持。来自国内外4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论坛,就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话题,国际上成功案例的经验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绿色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柳州举行。图为匈牙利国家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多瑙河流域规划专家、欧盟矿山污染防控与治理专家组组长Jordan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谁污染谁治理”

水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在中国,在全球普遍存在。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流经10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河流流域沿岸人口多,地域复杂,水环境污染问题存在良久。

匈牙利国家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多瑙河流域规划专家、欧盟矿山污染防控与治理专家组组长Jordan在探讨水环境污染治理时说:“多瑙河流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河水泛滥、废水管理等。多瑙河流域把沿岸的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保护多瑙河势在必行。”

为保护多瑙河流域水环境,欧盟出台《欧盟水框架指令》,该指令内容丰富,涉及保护水的各个方面,并将水域的保护与污染控制结合起来。“它是目前为止,甚至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非常全面的指令和法律框架。”Jordan评价到。

但无论是水污染还是矿山污染,“谁污染谁治理,坚持污染者自负原则。”Jordan表示。

“为了下一代的饮用水着想,我们要加强控制水的质量,建立符合当地特色的生态区,加强监控与反馈机制,设置预警机制。”提及人们日常的饮用水,Jordan说道。

多瑙河水环境治理成功是多国共同努力的结果,国际间通力合作让“固有顽疾”得到化解,这对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绿色产业合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柳州举行。图为美国驻华使馆使馆参赞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环境评估减少冲突保护自己”

美国驻华使馆使馆参赞阮荣立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案例,讲述了他在今年年初参加的“一带一路”有关大会上,几位专家就“在他国建厂,应遵循他国环保标准还是本国环保标准”问题产生了分歧。

“在美国,我们也会有同样的争论。”据阮荣立介绍,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美国公司到发展中国家建发电厂、大坝、桥梁等,他们必须要根据美国的法律对他国进行环境评估。“那个法律通过之后,很多美国公司非常不满意。”

当时,很多公司希望可以推翻这部法律,但始终未果,环境评估逐渐变成他国建厂时一项必要的运营成本。在建厂之前,公司要咨询当地的人,当地的居民,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并测量当地的水质和土壤等。时间长了,大家发现这个做法其实是在保护公司。

“一旦冲突真的发生,公司可以用足够的环评数据表明,他们已经征求了当地的主管部门以及当地居民的意见,公司已经考虑了他们所关切的问题。这就是环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阮荣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