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赴伊拉克特派记者韩晓明]从阿布扎比起飞,经过数小时飞行,《环球时报》记者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机场。机场据说是上世纪80年代所建,但出人意料的整洁明亮,毫无破败之感。伊拉克自结束战争以来,一直处在艰难的恢复期,而其第二大城市巴士拉表面上给初来者的印象是:这座石油之城的“气质”依然还在。在参与伊拉克重建的上万中国人中,有一群石油人正在拥有伊拉克第一大油田的巴士拉辛劳付出——那里有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伊拉克鲁迈拉早期电站项目。中国企业的负责人说,“一带一路”正在给中伊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公司的全球化水平和本地化适应能力都得到锻炼”。

让荒漠中的“火炬”发电

走出巴士拉敞亮的机场,《环球时报》记者迎着当地灼热阳光的那一刻起,紧张的感觉逐渐涌上心头:先是在安保人员的指导下,穿戴上钢板制成的防弹衣和头盔,跨进防弹车,然后就是在坑坑洼洼的柏油马路上颠簸,不时会遇到关卡检查。有的路边摆放着成串记者从未见过的小沙袋,一半涂上绿色,一半没有颜色,像分界线一样。据陪同的当地人讲,这是雷区的标志:海湾战争时这一带留下不少地雷,要搞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排雷,沙袋绿色的一侧就是已排雷区,而另一侧则表示尚未排雷区,贸然踏入将十分危险。

伊拉克整体的治安情况在好转,但由于“伊斯兰国”(IS)武装分子流窜,加上教派冲突等因素,距离巴格达550公里的巴士拉也有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去年11月,IS在连接巴格达与巴士拉主要干道上的一家加油站实施爆炸,造成上百人伤亡,其中多是从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朝圣回来的伊朗人。

位于巴士拉以西的鲁迈拉油田是伊拉克第一大油田,原油储量约170亿桶。荒漠、油井、处理站、火炬,构成当地最基本的“景色”。记者远远望去,为确保内部安全,由壕沟、铁丝网、高墙组成的三道防线将巴士拉油田中一片片营地同外界隔开。要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铺设的石油管道裸露在地面,发生恐袭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入夜,记者住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鲁迈拉早期电站项目营地。这里人烟稀少,本以为看不到万家灯火,结果打开窗户却发现外面亮如白昼——遍布油田的处理站中,大大小小的火炬正不分昼夜地吐着火舌,熊熊火焰不仅炙烤大地、照亮油田,还让空气中弥漫着硫磺气味。

所谓“火炬”,正是油田处理伴生气的设施。由于缺乏处理产能和有效的回收渠道,鲁迈拉油田每年有约200亿标方的伴生气被直接烧掉,除造成资源的浪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小影响。正是这样的背景,中国企业承建的电站项目被伊拉克人所期待。伊拉克《明日报》这样高度评价早期电站项目的意义:“毫无疑问,项目可以平衡油田扩大规模与产能不足的矛盾,有助于伊拉克生产的恢复。来自世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让这一地区重现发展的动力。不仅仅是石油产业,电力、民生都将因此得到提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