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至死不休的娱乐时代

娱乐至死
 

聚焦

  • 由于《富春山居图》中“雷点”太多,开启了自微博等“自媒体”兴起后几乎最大规模的全民欢乐吐槽。自该片上映以来,吐槽这部电影简直成了今年端午节的全民活动,不少影迷相互打招呼时纷纷选择用“今天你发影评吐槽‘富春’了吗?”许多影迷抱着十分好奇的心态去影院“膜拜”这一烂片,而后则纷纷表示想掐死自己的好奇心。

     

     

  • 通常只需要有个靶子,具体是谁不重要

     

     

     

    就算没有《富春山居图》,还会有别的“图”来满足大众的恶趣味。网络上从来就缺少不了被千夫所指的“红人”,借着这股骂名的东风,只要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和大无畏的不要脸精神,“红人”们都可以过的顺风顺水、臭名远扬。

     

    当然并不是所有在网络上遭致吐槽的东西都跟“富春”一样一无是处,每年的春晚就是一个屹立不衰的中国好靶子。春晚的文化水平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的代表,从节目的内容形式到硬件声光电的整体配备,很难找到比它更高水准的晚会制作。同样是随着微博的兴起,拉动了全民在三十晚上吐槽春晚的欢乐事,吐槽春晚似乎比看春晚更有趣、也更重要。

     

    前有春晚,后有“富春”,在质量对比下,可见吐槽并非完全因为作品的“烂”,它既有可能由于全民发泄的心理需要,也可能由于那些所谓的文化工作者对观众底线的不断挑战。关键是社会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在现象背后,我们是否能看到吐糟的真正隐喻。

     

    我们可以因国产电影的竟然能如此之烂痛心疾首,当然也可不必紧张地说我们还有能拿奥斯卡的李安。[详细]

     

     

  • 娱乐节目从捧星时代到虐星季

     

     

     

    《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等一系列的明星跳水节目致伤致死的新闻不断,这让香港电影明星黄秋生愤慨地说,让明星去跳楼,收视率更高。跨界明星秀跳水,观众如何看?答案在节目未开播之时已经揭晓:观众看明星跳水,一定会以娱乐心态来看。以娱乐心态看明星跳水,其实已与竞技跳水毫不相干,而明星跳水的种种窘态只能被无休止地放大、被不厌其烦地“消费”。

     

    以跳水之名做秀,中国跳水收获的是什么?有人说,跨界明星秀跳水,人们看的终究是明星,而不是跳水;也有人说,以自我娱乐精神推广已经越来越小众的中国跳水,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客观地说,跳水界能够摆脱金牌思维定式,放低身段寻找推广路径,已是一种进步。但问题是,将一个项目的推广更多维系在一档从国外照搬过来的综艺节目上,似乎并不高明,更不是长久之计。

     

    跨界明星秀跳水,主办方和明星要的是什么?对于主办方来说,选中跳水打造跳水真人秀,要的或许就是专业跳水与跨界明星因为不兼容而产生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可以以励志为名制造话题、可以以明星出糗博取眼球。而跨界明星为何明知出糗还要迎接“挑战”?令人信服的答案可能不像节目自我标榜的公益那样崇高,借助标新立异的综艺节目提升曝光度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详细]

     

    巧妙的档期选择和湖南卫视的平台优势,是《我是歌手》成功的“天时”和“地利”因素,而其“人和”因素,则是节目组对参赛者的遴选。

    在过去几年的草根音乐选秀热潮中,那些五音不全的草根“唱将”以及靠各种雷人造型博眼球的参赛者,早已让人们“审美”疲劳——这也正是中国选秀节目陷入“七年之痒”的关键原因。而《我是歌手》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精英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道路——参赛者无一不是经过节目组精挑细选的出道多年的专业歌手。[详细]

     

    这些节目的构成并非中国原创,清一色地是从国外购买的版权。可见在外国虐星时代已经开启了不短时间,以购买美国《The Voice》版权而一炮而红的《中国好声音》,成功包装了了一个明星与学员之间互相选择的节目形式,而从韩国购买了版权的《我是歌手》,成为今年湖南卫视的最吸金节目,它以一个严酷的考核淘汰,成为了虐星季的一个温和开始,而《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以伤残甚至死亡将娱乐节目的虐星指数飙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这种主动权的反转下,明星在走下了神坛,但又矫枉过正地走向了深渊,观众们终于停住了几十年的追逐脚步,当了一回上帝。无论是谁对谁的追逐,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地位的差异。当今的娱乐节目正是利用这种反差作为噱头来挤压收视率,而我们要看到的是,同为一个个人的明星与观众本无差别,作为文化的输出者和文化的消费者,二者本应站在一个同样高度的平台,而非谁来仰望谁。[详细]

     

  • 至死不休的娱乐形式谋杀了文化内容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这一观点来自尼尔•波兹曼的著作《娱乐至死》。

     

    让文化成为一座监狱,用我们熟悉的话叫做“文字狱”。当“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成为一个足以杀头的罪名时,文化精神就已经在殚精竭虑中被谋杀了。

     

    而让文化全权成为一种娱乐手段,文化精神的枯萎则是在悄然中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个过程不易察觉又充满了刺激与快感,像一场鸦片战争,等人们恍然醒悟的时候,太多东西就已经腐朽得无可救药了。

     

    与《娱乐至死》写作的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同,如今的地球村式的文化联姻氛围中,具体的内容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无论是政治、宗教、经济、体育还是文化,我们早就已经熟络了将一切“正事”娱乐化的手段,谙熟了如何挑逗读者与观众,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有趣”。当波兹曼提出“娱乐至死”后几十年,我们发现娱乐至死仍然不休。[详细]

     

  • 碎片化时代需要文化认同感

     

     

     

    当一切以娱乐的方式渗透,文化的存在形式也让在变化中让人匪夷所思。微博带来了娱乐新时代。为什么明星的微博就算是水文不断也有成千上万的粉丝转发?为什么明星就算不回复粉丝也有动辄百千的留言?

     

    这与我们如今时代的文化呈现方式密切相关。互联网的发达带来知识的跃进与革命,同样带来了时代的个人主义和碎片化。从话语权的完全控制到如今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权力的分散势必带来了碎片化一切的文化现象。几年前香港就已经率先发现,人们开始进入读图时代,许多小学生如果没有图画的帮助无法理解简单应懂的字面意思。个人博客兴起几年后,被微博击了个粉碎,人们逐渐发现140字其实也有点多,丧失了阅读能力的不仅仅是小孩,成年人们同样已经不会使用长文。有时候几个表情,一些网络用语就是日常生活的全部了。

     

    这一切都可以算作是人类文明的进化,但是以人文精神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失去的文化内容却不是一星半点。

     

    一种新文化的出现并不代表我们要抛弃旧的。可如今谁会踏踏实实每天读几页书,安安静静地逛一逛博物馆或者画廊书店?实体书店的逐渐死亡除了电商的冲击之外,更多的是人们对与文化认同的消逝。[详细]

     

    仅有3亿人口的美国,竟有11.6万座图书馆,人均占有率世界第一。特别是在1.64万座市立图书馆中,尚包括9000个中心图书馆和7400个分支图书馆,大众化阅读越来越成为美国公共政策的方向和基石。与图书馆相比,美国的博物馆、音乐会、文化节和剧院之多、之“活”,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仅纽约就有400多座陈设内容各不相同的博物馆。而在全国的大学中,也广泛分布着700多个博物馆、3500多个图书馆和2300多个剧院。

     

    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这里展览馆和博物馆林立,特别是对中国历代文化、文物和艺术制品的收集与展出,更是精品频现。[详细]

     

    发达的科技和富裕的生活不应该成为挤压文化生存空间的理由,相反,我们更注重对此领域的保护。当人们能够认识到唯有文明的文化才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时,不竭的精神源泉才能滋润国家的成长和繁荣。

     

    (编辑:杨公振)

结束语

文化既是时代的引擎、历史的标识、国家与民族的精神燧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而言,应以何种情怀呵护、弘扬、传播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他国之鉴,或可以打开一扇思考之窗,更激发出我们的文化自觉,为中华文化的赓续绵延、永续发展而不懈奋斗。

调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