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群体的非暴力抗争
    从长远看,从目前尚不能有效的解决医患矛盾的现实看,维护医疗秩序最显情急。患者信任医生,才会把性命托付于你;医生有责任,才真心背患者过河。现如今,这种信任已变得稀缺,而要破解医患冲突,维护医疗持续必须从重建信任开始。
温岭医闹

舆情脉络

10月25日早上8时,浙江温岭发生患者刺杀医生事件,致一死二伤。该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成为竞相追逐的热门话题。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也推出相关版块供网友讨论。在浙江台州医院院长,骨科医生@陈海啸的微博上,关于遇害医生王云杰的悼念微博也被网友大量转发。仅25日当天,该话题相关网络新闻即超过2300篇,相关微博超过2.3万条,话题舆情热度快速上升。

26日,针对杀医事件的新闻报道暴增至6100余条,微博热度则较前一天有所下降。至27日,话题相关舆情热度出现回落,但对事件的相关讨论仍然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28日早上,数百名医护人员聚集在浙江温岭市人民医院广场内,悼念25日遇袭身亡的医生王云杰,并抗议“医闹暴力”。该活动在网上得到全国上百家医院的声援,舆情热度也随之再次爆发。与此同时,网络开始出现“政府抢尸”、“特警释放催泪弹”等传言,对此,新浪认证为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干部的用户@老辣陈香转发微博称:“没抢尸、没冲突、没催泪弹,只有哀悼之情……今晨五点半,死难医生的遗体已经由家属和生前同事护送到殡仪馆。”澄清了不实传言。28日当天,话题相关微博突破11万条,达到最高峰值。

29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发表声明,呼吁全医疗行业、全社会动员起来,对“医疗暴力零容忍”。

30日,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侵害医务人员案件,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侵害医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1日,据“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浙江温岭医生被刺身亡事件十分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医疗秩序。

截至11月1日,“温岭杀医事件”网络新闻总计4725篇,相关微博56489条,平台数据累计超过83万条。数据显示,话题相关舆情热度略有回落,其后续发展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暴力伤医事件频发医护群体成新弱势群体

从10月17日到25日,全国各地接连发生5起医疗纠纷恶性事件:10月17日傍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一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六七名家属闯进重症监护室打砸;10月20日,在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骨外一科,一位患者将一名医生连刺6刀;广医二院事件未平,10月22日,南宁120急救医生出诊,医生因人手不够想请患者家属帮忙将病人抬下楼,被患者家属拒绝,并遭家属拳打与持刀威胁;10月25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一起起伤医事件,让人不禁想要问如今的医患关系到底怎么了?从不信任到冲突,医患关系近年来的恶化表明,当下中国医护人员正在成为新弱势群体的代表。他们的生命安全正遭受史无前例的威胁。来自中国医院协会等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间,中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逐年递增,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

另据人民日报今年发布的《聚焦•医生执业状况调查》显示,近十年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

如此密集的医患暴力事件给广大的医护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危害,一些医护人员因此放弃了本已规划清晰的职业医生梦,转而从事其他行业,更有甚者,因为医患关系的紧张,处于对自身安全考虑,许多医生越发保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治病救人的效率。一些医护人员坦承,医患关系恶化和频发的暴力事件让医生心理负担很大,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对一些年龄大、手术风险大的患者有时更愿意推荐保守治疗。

而这让中国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这一职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网民:对医护人员仍存偏见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2013年1月至10月伤医事件”统计中,网络评价一项,指责医生“自作自受”的言论盖过了同情理解的声音。网友“颜是颜色的颜”批评温岭医生的举标语行为:“黑吃黑、收红包暗箱操作、视人命如草芥的时候,这些所谓有德的医生又在哪里呢?只不过触及了自己的利益,医生就全体出动反抗。”

此次温岭杀医案,尽管同情声援医生的声音不少,但仍有很多网民对医生表示不满。事实上,与去年的医患关系舆情相比,2013年,医护人员群体自我保护的呐喊更为强烈,但网络对医护群体依然是骂声居上。这带来的是医护人员群体继续为医疗体制“承伤”,他们和大众患者的诉求愈加“错身而过”,医患之间更加缺乏共识。

医生: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同以往伤医事件发生医护人员的反映不同,此次温岭杀医事件发生后广大医护人员打破沉默,通过各种渠道呼吁严惩行凶者。“频发的医闹事件深深伤了我的心,我真不愿意再干下去了,但如果像我们这种兢兢业业努力为大众健康工作的医生退出这个行业,受伤的又是谁?”广医二院神经内科教授高聪在网络的发问帖被转发多次。

连日来,不少医务人员感到悲愤、委屈,这种情绪之强烈,是多年未见的。个别医务人员还激愤地提出“假如医生也罢工一天”,经过医院做了大量细致的说服工作,医生们还是顾全大局,继续来到诊室、手术室。

医生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生得到的社会评价却越来越差?医患之间的冲突却越来越频繁?

中国的医护人员普遍认为,媒体舆论对医生护士的“妖魔化”“污名化”,是导致医患之间失去信任、关系一步步恶化的重要原因。在那些有关医疗纠纷的报道中,医护人员往往以收取“红包”的形象出现,而患者通常被定义为遭受蒙骗的弱势群体,即便发生激烈冲突乃至类似温岭这样的杀医事件,对患者“不得已”的同情理解也从未缺席。

医护人员对媒体的微词,得到了不少网民的声援,一些网民指责媒体在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上没有起到正面作用。气象学博士后、天涯著名写手@大脸撑在小胸认为,某些媒体和个人,好像完全不记得正是他们当年那些不负责任、黑化医生、激化矛盾的报道,在为加剧医患矛盾煽风点火。现在这帮人又打了鸡血一样为温岭摇旗呐喊,恨不得医生们立马赤膊上阵去掐police。其实这些人根本没有立场,他们唯一盼望的就是混乱和冲突,至于谁真正受了多少伤害他们才不在乎。

媒体:医卫制度积弊是医患矛盾的根源

10月以来,各地相继发生多起杀害医生事件,其严重程度令人发指,频发的医患恶性事件闹得人心惶惶,作为媒体,尤其是中央媒体对此更是积极评议。媒体认为落后的医卫制度是医患矛盾长期存在的根源。

作为媒体的带头大哥《人民日报》一马当先,连续两篇评论直指医卫体制积弊。评论《暴力伤医折射体制积弊》称,医患信任解体,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制度根源。因为全世界的医生都是靠技术吃饭,惟有中国医生靠卖药生存,其公信力自然遭到质疑。这与其说是医生的道德缺陷,不如说是制度的设计缺陷。

和中央媒体着笔点不同,地方媒体对医卫体制的评议更显包容,一遍批评一边安慰。《北京青年报》评论《三问浙江温岭杀医案:手术纠纷为何一年半没解决》称:温岭事件的警钟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唯有彻底的医改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医患关系异化、让医院血案逐渐绝迹。在破解好加大财政投入、消除以药养医、提高医疗保障、缩小城乡医疗水平差距等课题的基础上,兼顾好患者、医生的合理利益,医患关系鸿沟才有弥合的可能。

同样是中央媒体,《法制日报》看待医患暴力事件则多了几分法理依据。《法制日报》评论《杀医案折射医疗纠纷解决法律短板》认为,就医患纠纷社会管理而言,引入人民调解,设立医疗纠纷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堪称创新医疗领域社会管理的新途径。

《法制日报》的第三方协调机制得到市场化媒体的持有保留意见的响应。《南方日报》认为:“医患出现纠纷时,建立可靠的化解机制也十分重要。而我国目前虽然也有处理医患纠纷的第三方机制,但公信力尚需提高。”

而关于批评医卫制度呼吁改革的声音引发媒体 “和声”一片。羊城晚报的《医生频遇暴力,祸起“有罪推定”》、长江日报的《改变医患关系需“跳出医疗”》、东方早报的《加速医疗改革方能缓和医患矛盾》、海外网的《重建医患信任,挡住砍向医生的刀》、财新网的《刺医事件频发折射医改失败》、新京报的《“医不过二代”投射代际传承断裂》等。

政府:医患矛盾尴尬维稳的警示

温岭杀医案发当晚,网路上频繁传出“抢尸”之说。自称在场者指控,由于院方试图擅自将王云杰遗体送往殡仪馆火化,遭死者家属及同事阻拦,当地政府出动特警,并使用催泪弹,强行维稳。其中,一幅照片显示,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大批人群聚集在“沉痛悼念王云杰医师”的横幅下,根据名叫“云浦陈才隽”的微博用户所说,“为了怕影响平安温岭评选出动特警强制出殡。王主任老婆跪地请求院长也无济于事,大批同事涌向灵堂护灵。”

于是,悲愤之情四处流淌。就算是那些平时每每指摘医德的人们,这一晚也掉转枪头,为维权的医生护士们呐喊。以医院为背景写过《心术》的作家六六,更是将温岭事件定义为“第一次医生作为弱势群体的抗争”。至此,一起普通的医疗事件因为政府的“维稳介入”迅速变得不太和谐。即便新浪认证为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干部的用户@老辣陈香否认政府“抢尸”,但仍未能阻止网民将愤懑之情投向政府,而政府在应对温岭杀医事件中的表现也被舆情专家批评的体无完肤。

武汉大学教授沈阳点评温岭杀医事件时称,舆情处置需要在法治框架下的减震思维,个体冲突不宜扩大为群体对立,民间冲突不宜演化为官民对立。优先考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全面信息公开,避免舆论场充斥着自媒体的冲击性图片和情绪性呐喊。此番言论被更多的网民解读为是对政府慌忙应对的间接批评。

一些媒体人认为,政府息事宁人的做法暗示了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无力应对的短板。传媒人胡剑称,恶性事件背后,让人深思的林林总总,包括但不仅局限于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式和方法,长期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需要靠主管部门花点力气去梳理,不能彻底解决也要缓解,不要等到爆发群体事件之后才姗姗来迟,敷衍了事。

舆情点评:反对医患暴力渐成社会共识

一份《医院暴力零容忍倡议书》,就是在王云杰丧命后几小时被发布出来。是@健康界网站带头呼吁,并获得包括@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协和章蓉娅在内的业内意见领袖响应:“如此下去,医将不愿医,患将无所医...我们不能把疾病和死亡对生命的挑战完全交由医院和医务人员独自应付...医院暴力行为频发,必然造成医患双输,政府失职、行业失声和媒体旁观必然造成医院暴力继续上演。”

反对一切暴力的呼吁得到了更多的效应,大V@老马时评微博称,反对一切暴力!必须严惩暴力行凶者,而且严惩不贷。他也认为医院暴力的根源在于医疗体制的落后。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更是在央视节目中,呼吁要向尊重教师一样尊重和保护医生群体,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能设立“医生节”让社会能给予医生以更多的关怀。

温岭杀医事件,绝大部分网民谴责暴力行为,表明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对于事件折射出的医患矛盾,网民则各执一词,可喜的是,网民对医生群体的认识正在发生好转。诚如白岩松说的那样,当医生的心愿变成要活着下班回家时,这个社会就病了,而且病得非常重。哈尔滨发生伤害王浩医生案件后,网络上80%的人站在“杀得好”立场上,深深刺痛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这次温岭医院刺杀医生案件出现时,相关的留言已更多的是在谴责暴力者。

即便多数网民开始反思医患矛盾,但部分网民对医生和医院的负面情绪仍未消失。更有网民认为,连续发生这么多起伤人事件,原因在于医生缺少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因此,要改善医患矛盾,医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医德,卫生、医院系统也要注重提高医生的行医质量,改进医院存在的“事难办、脸难看”作风。

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构建起一个相对比较公开、公平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患者在医疗维权上处于天然弱势。现行的医疗纠纷调处多由医疗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即便有第三方介入,也因为专业知识匮乏而难保公平、公正。不信任的情绪酝酿得久了,往往会以暴力作为突破口,从而发生两败俱伤的不幸事件。

所以从长远看,从目前尚不能有效的解决医患矛盾的现实看,维护医疗秩序最显情急。正如李克强总理批示的那样:“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医疗秩序。”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说过,“医生治病,就好像把病人一个一个背过河”。言简意深,患者信任医生,才会把性命托付于你;医生有责任,才真心背患者过河。现如今,这种信任已变得稀缺,而要破解医患冲突,维护医疗持续必须从重建信任开始。

>>>>阅读原文

编辑:张林

温岭杀医案
温岭杀医案
北青报:医患关系只能耐心“调养”
光明日报:“医不过二代”应引起全社会反思
广州日报:既要讲医德 也应讲“病德”
新京报:不要总让医生成为医患冲突牺牲品
观点中国:保护弱势群体请先让主角说话
武汉陈国恩: 温岭杀医案;这个社会我也看透了,许多事情本来是可以化解的……医生与患者永远是对立面的。医务人员:我们只要求我们上班时是安全的,我们的要求非常非常低。要反思的,是不是还有媒体?原因多方面,一些媒体的报导难辞其咎。
凤凰网评论: 【温岭杀医事件:别再让医生为体制背黑锅】畸形的“以药养医”制度让医生患者走向对立,使得医生为体制背黑锅,为体制缺陷承担了其不应该也无法承担的责任。如果不能认真解决医疗制度根本结构性问题,浙江温岭杀医案不会是最后一个,也许只是暴戾行为的新开始。
龙的传人张余龙: 温岭杀医案震惊全国,遇害医生确是无辜。事发后浙江全省医院展开安检,个人认为治标不治本。这些年来为何医患矛盾激烈?想当年非典时期医护都是白衣天使,为何几年间医护形象轰然倒下?医疗产业化、部分医院见利忘义、一些医生医德缺失,致使医护形象扫地。要想解决矛盾,医院医护都须重塑形象!
著名医疗律师官网: 【“温岭杀医案”反思】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发生医生被刺、一死两伤的恶性事件。医患危机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热点。针对恶性“杀医案”,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平安医院”成了公众关心的话题。
威海司法行政: 温岭杀医案折射出医疗纠纷解决的法律短板,建立公正科学高效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引入第三方调节机制,并尽快将医疗服务纳入“消法”保护,方能从制度上遏制医闹事件的发生。
第六十七期
转基因论战
转基因论战
第六十六期
假期设计管理与国民期待的博弈
假期设计管理与国民期待的博弈
第六十五期
张家川刑拘少年有悖司法解释初衷
张家川刑拘少年有悖司法解释初衷
第六十四期
给爱情留一声叹息的空间
给爱情留一声叹息的空间
中国网观点中国出品 | 责任编辑:张林 |电话:010-88828215 | 电子邮件:zhangl@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