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推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27 08:05:2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  作者:王乃静  |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 王乃静 


老年人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5%。人口老龄化加快会明显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凸显劳动力有效供给约束,人口红利减弱,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与此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障条件的改善,进入60岁的老年人特别是低龄老年人还能够较好地保持良好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状态,绝大多数具备参与生产劳动、社会管理、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帮教下一代等社会事务的能力,他们政治经验成熟、知识阅历丰富、技术能力强,通常具有比较强烈的参与社会的愿望。


但目前,老年人如想继续工作或再就业,仍存在不少难题。


一是支持保障力度不够。在老年人再就业方面缺少具体的支持措施,经费是制约的重要因素。二是缺少推进联动机制。目前,各涉老组织活动主要是平行展开,缺少统管的部门和有效的协调协作机制,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三是社会上对老年人再就业的认可度不高。一部分观点认为老年人应该安心在家养老,表现活跃了就是“出风头”;还有的认为现在年轻人就业压力很大,如果老年人重新走上社会求职,会挤占年轻人的空间。


积极推进老年人再就业,发挥老年人自身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首先,政府应围绕老年人才、文化、科技等资源状况和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意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针对老年人再就业涉及的各领域特点和发展趋势,从环境建设、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宣传推广、表彰奖励、创新引智、对外交流等方面,制定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的总的指导意见。其次,要把老年人再就业工作放在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安排部署。涉老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应多为老年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广大老年人社会组织应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要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文化传统、人口结构、产业特点,和老年群体的主要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老年人再就业工作。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东营市作为传统的棉花主产区,2007年,成立了老年科研开发中心,以棉办退休主任吴修佩为骨干建立了老年科研实验基地,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该市老畜牧专家朱合田原为市畜牧局局长,退休后继续钻研奶牛养殖和牛奶的生产、储存、加工工艺,并在全省推广鲜奶供销模式,为推动东营市奶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山东省烟台等市举办的老年人才市场,枣庄、菏泽等地开展的“五老”志愿团等,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三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大宣传引导。建议各级人社部门或老龄工作部门设立老年人力资源信息库,及时收集相关资源信息,免费为老年人才登记入库;组建老年人才市场,定期为老年人才交流提供场所,提供就业供求信息。要寻找更多的切入点,搭建老年人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平台,让老年人与儿童、少年、青年甚至中年人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收获。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宣传和引导,通过与各类媒体合作,扩大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力,让全社会充分认识老年人的特殊作用,形成将老有所为与全民创业相结合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