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政策短板 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8-05-11 08:25:24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黄石松  |  责任编辑:申罡

“来杭州吧,满一年社保就可以落户。”“来西安吧,有学生证、毕业证就可以落户。”“来武汉吧,大学生落户买房打八折。”进入毕业季,各地各种“抢人”政策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究其原因:一是为了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减轻公共财政压力;二是为了缓解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降低社会成本;三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最直接的是有利于房地产去库存;四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的社会活力下降的影响。总之,从最根本上讲就是未雨绸缪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相伴而生。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总量和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每年人口城市化比例大约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口日益向大城市集中流动,尤其是向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主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集中流动。到2010年以后,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模式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逐渐开始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区别于日本、欧洲等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与城市化、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这就使得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


其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现象凸显,农村的养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更加复杂;其二,城市由于大量外来年轻劳动人口的迁入,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矛盾的暴露,使养老公共服务的政策体系和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三,近年来房价地价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导致养老服务价格与成本倒挂。


当前,各地制定的“抢人”政策,把重点放在高端人口的争夺,和与当地产业布局相契合的人才的争夺上,人口净流入往往表现为劳动就业人口的流入。在此基础上,应避免出现随迁老年人群被忽视、被边缘化的现象。


一要及时补齐政策短板。随着老人独居化、空巢化的增加,部分老年人成为长期脱离家庭和子女的非组织群体,越来越游离于社会治理之外,成为老龄化新形势下社会治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此外,伴随着劳动力人口的流动,随迁老人数量以及人户分离的情况也呈现增加的态势,这些老人口失去原先的熟人社会网络,进入到陌生的环境或社区,社会角色难以转变,难以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服务与管理网络,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同时,互联网技术正快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老人受身体机能、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等影响,就会产生驱离感和剥夺感,进而出现边缘化现象。因此,要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社会各项服务机制,让在家的老人能安享晚年,让随迁的老人在子女身边生活的更安心、踏实、自在。


二要高度关注老人的社会参与。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老人对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进一步凸显。老人社会参与的渠道狭窄、单一,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实现“老有所为”,更不利于其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同时,老人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宗教活动现象增加,被骗参与传销、购买各类“营养品”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社会各界应高度关注老人的退休生活,既要创造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的社区生活环境,也应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让老人对社会新型诈骗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他们变成各类诈骗组织的“重点关照对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