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根:坚定不移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19-09-11 09:35: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张道根  |  责任编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一个具有5000年中华文明历史、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东方大国,历经艰辛磨难,浴火重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长、首席专家张道根在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发言道。


在论坛的演讲中,他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长足提升。1949年中国工农业总值446亿元(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66.1元;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位置,人均GDP 64644元。195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64.6亿元,2018年超过30万亿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第二大国。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大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制造业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50年41岁左右,提高到1978年66岁,2018年超过76岁。文盲人口比例从1950年超过40%,减少到2018年不到2%,高等教育毕业生每年超过750万人。目前中国约有4亿左右人口进入富裕的中等收入群体行列,累积有7.6亿农村贫困人口脱离绝对贫困,明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张道根认为,70年弹指一挥间,70年沧桑巨变。追根溯源,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我们走出了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一、植根中国国情实际,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道路问题,是决定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现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在既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也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一步步走出来的。中国改革开放,不是照抄照搬别国的制度办法,而是始终立足中国国情,根据中国实际,着力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突破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只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不能让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禁忌。这不是别人强加于我们的,是我们植根中国国情和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闯大胆试干出来的。


第二、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地全方位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维护者和贡献者。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和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文化追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了中华文明数千年和平主义的文化精神,摈弃了历史上列强大国崛起过程中“国强必霸”的思维魔咒,凝聚了当今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地区和人民的广泛认同。


第三、顺应世界大势大局,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道路。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完全脱开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独自维持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