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舟人:希望以后的“中国故事”由更多中国人来讲述

发布时间:2019-09-12 09:28: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施舟人  |  责任编辑:申罡

“获得本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奖项令我深感荣幸,也为世界各地研究中国文化的同道们感到高兴,”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在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获奖者感言中如是说,“如果说我个人有什么值得嘉奖的学术成就,那完全是得益于在欧洲,尤其是法国汉学界数代热爱中国文化的杰出的先辈学者们研习、积累与传承的结果。而这一优良的传统还在继续发扬光大。如今,不仅巴黎好几所大学设有中国文化讲座教席,聚集众多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的年轻学者前来学习交流,同时他们还与各个中国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这一奖励应属于欧洲的新老同道同行们。”

在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这位欧洲著名汉学家在谈起道教时表示,中国文化的传播是一种全球趋势。这位和蔼可亲、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耄耋老人,在1962-1970年就曾受聘为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来到中国开展实地研究。这之后,施舟人陆续担任法国高等研究院中国宗教讲座教授、兼任荷兰莱顿大学中国历史讲座教席、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代表作包括《道体论》(The Taoist Body)、《道藏通考》(The Taoist Canon: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曾先后获得儒莲汉学奖、法国荣誉骑士勋位、中国国家友谊奖、第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在论坛演讲中他指出,在法国,中国本土的哲学和宗教是传统研究课题。从一开始,道教研究就是法国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汉学的开创者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1873年),作为在欧洲教授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首位训练有素的汉学家,不仅翻译了《老子》,而且完整翻译了《太上感应篇》及其注疏。真正科学的道教研究从此兴起,“在这个谱系中,我算是法国汉学领域中的第四代研究者。”《道藏》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也是科学的胜利。 但对于道教的未来,施舟人直言道:“很难。”但他也同时指出,在近几十年里,中国科学家将《道藏》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也是科学的胜利。

施舟人表示,近年来他一直在做中国“五经”的翻译工作。他认为,《圣经》、《古兰经》被翻译得很多,影响很大,但“五经”一直没有被正式翻译,这是一个令他忍不住“抱不平”的事。他说,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研究汉学,希望将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是中国人自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