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统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2019-09-20 08:57:00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满泽阳  |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满泽阳


从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到8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广大思政教师队伍的关注、关心,是党和国家立足于当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做出的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学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吹响了号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没有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能否在新时代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关系到能否完成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课题,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从历史温度和理论高度两方面统筹好“情与理”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就要求思政课堂既要讲好温情故事,又要传播硬核道理,做到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的有机结合。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就要让青年学生在思政课堂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画面,设身处地地考量历史的抉择,从历史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历史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历史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春风化雨中深刻领悟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与必然,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情感上真正认同思政课所传递的思想价值。


当然,思政课不是“故事会”,还要有理论高度,要体现思想性和理论性。然而长久以来,如何实现思政课生动与深刻的有机融合成为摆在思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思政课体现理论高度不能靠教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地说教,而要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共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由内而外地实现升华。因此,“情与理”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破题之道。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从守正出新和教学相长两方面统筹好“教与学”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广大思政教师统筹好教书育人和自我学习的关系,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不断苦练内功、增强本领,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政课中的关键性作用。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今天,各类思潮鱼龙混杂、抵牾激荡,多种文化“你方唱罢我登场”,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广大思政教师要在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维视野,创新方式方法,利用课上课下、网上网下多种平台渠道,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传递好声音、上好思政课。此外,思政教师还要做到“不怕说、说不怕”,避免“怕不说”。“不怕说”,就是要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开展思政工作。“说不怕”,就是要练真功夫、练硬本领,平常时候说得出口,需要时候拿得出手,关键时候顶得上用。避免“怕不说”,就是要“在马言马”、人正心正,不能口是心非、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从埋头书本和扎根人民两方面统筹好“静与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不仅要做静坐在书斋里的“读书郎”,还要去做行走在大地上的“苦行僧”。一方面,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都集中体现在一部部经典著作当中,因此思政课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以及思政课网络教学电子资源,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相互统一,要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相互统一,要在埋头书本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之道。


另一方面,实践教育历来是思政课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关键一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只有扎根人民、躬身实践,走一走大好河山,看一看沧桑巨变,干一干实际工作,才能深切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才能真正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才能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崇高理想。同时,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决避免“走马观花”式的体验,“花拳绣腿”式的宣传,“昙花一现”式的开展,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增阅历、长才干,勤学研、做贡献,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