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课堂理直气壮讲好马列

发布时间:2021-01-18 09:40:17  |  来源:学习时报  |  作者:陈锡喜  |  责任编辑:申罡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笔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岗位上耕耘近50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为业(事业)、为生(政治和学术生命)、为荣(荣耀),是我的信念。忠诚党的理论宣讲事业,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师生和干部群众,是我的责任。潜心钻研,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支撑,是我的工作。甘为人梯,培养一批批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薪火的传承者,是我的愿望。
  理直气壮,用情用心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为业,就是做到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用马。只要做到这五点,肯定会有事业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也会鞭策自己把它作为终身的学术生命而倍加珍惜。
  讲马克思主义要理直气壮。所谓理直气壮,前提是理直,只有理直才能气壮,千万不能搞无知无畏那一套。否则,不仅不可能达到宣讲效果,搞得不好,还可能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因此,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准确把握理论逻辑和精神实质,提高宣讲水平。
  宣讲要用心。在每次宣讲前,笔者都尽可能事先了解对象的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备课工作,使宣讲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一个主题,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的对象,或深入浅出,或浅入深出组织宣讲内容和形式,做几套课件。同一课件,每次宣讲后都根据该次宣讲中产生的好的想法作修改完善。
  在宣讲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将文件的政治话语、理论的学术话语和日常的生活话语有机融合,用平易近人的话风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二是注重把新思想的理论魅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或党的创新理论的创立者的人格魅力以及实践魅力融为一体,在讲清“是什么?”(相关理论内容的全貌、重点和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深入到“为什么?”(剖析这一理论内容形成的现实背景和实践需要),再提炼出“怎么样?”(转化为信念和实践等),以增强思想性。三是注重鲜活性和收放自如,做到“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机结合,既放得开,即把一定的内容拓展到历史和世界的背景中考察,而避免只是做抽象的概念演绎或政策图解;又收得拢,即最后都回归到宣讲主题和教育目标中来,而避免“开无轨电车”或玩文字游戏,以增强针对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用情用心,笔者的理论宣讲真正做到了有人气、入人心,受到广泛好评。
  为满足干部群众的宣讲需求,笔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双眼白内障、右眼视网膜脱落,视力严重衰退,靠植入人工晶体左眼勉强看到0.6,右眼基本无视力,但本着一颗“让党放心,让听众满意”的赤诚之心,尽管年逾古稀,仍奋战在理论宣讲的第一线,而一登上讲坛,就兴奋无比。
  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编或参与编写了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组编的10多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笔者著书立说几十部中,既有学术专著、工具书,又有《平易近人》《马克思告诉了我们什么》《政治认同的理论思辨:与大学生谈实现中国梦的自信与自觉》等普及读物。
  引导学生读懂中国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笔者立足于帮助学生读懂中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讲课中,将深刻的理论、严密的逻辑与满腔的激情、生动的语言融为一体。学生将我的课比作“思维体操”,又感觉像经历了一场思想的风暴,从中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深刻的,又是朴实的,而不只给他们端上煲好的“心灵鸡汤”,或者用大话套话忽悠学生。许多学生听了我的课,感觉“崇尚理论是有品位的表现”,且意犹未尽,希望增加课时。一些学生经常发电子邮件或写信,对教学发表感想、交流思想或提出改进意见,有些多年后还会来信。从中我感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立德树人的深远影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笔者尽力做到“照本”而不“宣科”,也就是以教材为基本遵循,做到融会贯通、详略得当、精品讲解。同时做到浅入深出,既避免从概念出发结论先行,又杜绝泛娱乐化倾向。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价值评判能力和科学精神为要。只有理论深刻,展现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魅力及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才能帮助学生做到思想清醒,而只有思想清醒,才能政治坚定。
  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学用新思想,奋斗新时代”主题宣讲活动中,笔者作为主讲嘉宾,从“知其然”理解重点内容,到“知其所以然”理解形成根据,再到“知其所必然”理解世界观方法论,层层递进,让同学们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一次深刻的接触和共鸣。
  人才培养:“名师出自高徒”
  如果说名家出高徒的话,那么名师应该是出自高徒,无高徒则无以成名师。在人才培养中,一是突出研究精神的熏陶,也就是强化学科意识、经典意识和问题意识这三大意识。学科意识以经典意识为支撑,把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基本功;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要勇于发现问题、善于筛选问题、潜心研究问题、科学解决问题,杜绝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存在的空泛化和标签化现象。二是强化学术环境的营造。每年组织4次以上学术沙龙,让已毕业和在读研究生相互作学术交流。毕业博士生常说:“如果再考一次博士生,我还是选择做陈门弟子。”这是笔者最欣慰的。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