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总抓手﹄作用落细落实

发布时间:2021-01-25 09:40:27  |  来源:学习时报  |  作者:林珊珊  |  责任编辑:申罡

  法治建设规划,事关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全局。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新时代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着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抓手”作用落细落实,聚焦将党中央有关重大目标要求在法治建设领域具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
  法治中国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谋划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践行法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规划》明确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执法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此外,《规划》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具体的预期指标,如要求“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于2022年上半年前编制完成并公布”“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等。宏伟愿景和具体方案相结合,将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周密部署、稳步实现。
  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良法善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法治的保障,《规划》将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立良法、谋善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前进动力。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法治中国建设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更积极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中国建设牢牢坚持问题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法治中国建设着眼的是我国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规划》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主要原则,统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各项工作,特别是聚焦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法治建设薄弱环节,如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合宪性审查工作、涉外法治工作、区域协调发展法律问题、失信惩戒与社会信用立法问题等,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增强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法治中国建设围绕“五大体系”具体展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规划》以这“五大体系”为总体框架,对各个领域的内容作出具体部署安排,具有鲜明的统筹性、全面性、保障性、创新性。
  对于行进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对于掌舵民族复兴航船的中国共产党,法治是执政兴国的重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规划》的具体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建设必将行稳致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