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期
2022-08-30

​见智|中国空空导弹事业铸箭人: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文|李智 中国网记者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空空导弹事业走过了跨越发展的10年,用“神箭”守护祖国海天。

近日,在“国企开放日走进航空工业:中国空空导弹事业发展非凡十年”活动媒体见面会上,中国网《见智》栏目记者聆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外贸型号总设计师任宏光、梁晓庚;导弹院副院长王铮讲述中国空空导弹事业取得的成绩。这些可亲可爱、志在蓝天的铸箭人把航空报国作为事业追求和人生航向,为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持续奋斗。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中国制导武器家族中,空空导弹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任宏光介绍,空空导弹是从空中飞行平台或载机上发射,用于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是歼击机的主要武器之一,也用作歼击轰炸机自卫和直升机超低空作战等空战武器。

空空导弹研发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随着这个家族不断壮大,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空空导弹。从有效射程来分,可将其分为近距、中距、远距。从探测目标的信息来源来分,可分为雷达制导、红外制导等两大类。从作战场景来分,可以分为格斗型和拦射型两大类。

任宏光说:“空空导弹已经涵盖了空战的方方面面,是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武器,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重点发展的武器装备。随着战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作战战术的发展,为满足空战中的各种需求,空空导弹的技术水平与复杂度也日渐提高。时至今日,设计并制造空空导弹已成为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

据了解,空空导弹目前已经从最开始的第一代空空导弹发展到如今的第四代空空导弹,其代表型号有:美国的AIM-120、AIM-9X。俄罗斯的R-77、R-73,中国的PL-10E、PL-15E等。

回顾上世纪,1958年东海上空的“9 •24”空战揭开了中国空战导弹时代的帷幕。当时,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导弹设计试制的决定,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的统一领导和国防部五院的协助下,航空工业开始组织导弹试制生产。

1961年7月18日,航空兵器设计研究所应运而生,这是空空导弹研究院的前身。王铮指出,为不负党和国家殷切希望,航空铸箭人克服基础薄弱、手段匮乏等困难,从学习借鉴先进技术中艰难起步,历经六十余载、几代铸箭人的拼搏奋斗,走出了一条从测绘仿制到自行设计,再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全面建立了我国空空导弹武器体系。

王铮表示,如今我国的空空导弹已实现从与国际先进水平“跟跑”到“并跑”的重大跨越。按照基本型、系列化与特色化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我国创新发展的第四代空空导弹,比如PL-10E、PL-15E,主要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关键指标已超过国外同类产品。他强调:“在空空导弹领域,外国人有的,我们都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近段时间以来,解放军砺兵台海,在某空域展开了空空导弹实射训练。任宏光表示,当前,解放军接连发布实弹演练、武器装备发射画面等信息,体现了人民军队有坚定的意志、必胜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强调:“我们导弹院是人民军队坚定的支持者、是空空导弹国家队,理应从国之大者出发,打造好用、管用、顶用、耐用的一流装备,捍卫民族尊严、保卫国家安全。”

中国空空导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十年来航空铸箭人的奋斗。试验现场就是离发射试验成功最近的地方。为了试验成功,铸箭人们战严寒、斗酷暑,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型号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不停地做着各种发射试验。

在茫茫戈壁,经历过沙海斗险,在荒无人烟、没有通讯信号的环境下,徒步跋涉十几公里搜寻试验残骸,这些都是常态。今年,试验队春节期间刚刚休整几天,就又进场,一进就是数月,有的同志因为多个任务串联,持续奋战半年多。试验项目多、任务重,经常是凌晨一点刚睡下,三四点钟就又要进场开展试验,但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很多同志表示,只要试验能成功,再苦再累都值得。

几代铸箭人、一世霹雳情。放眼未来,中国空空导弹事业发展重点方向是什么?正在试验现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贸型号总设计师樊会涛通过视频采访,给出了他的答案。

樊会涛表示,空空导弹主要性能是打的远、飞的快、打的准、打的狠、使用方便。所谓打的远,就是导弹的射程越远越好;飞的快,就是指导弹的速度越快越好;打的准,就是指导弹的制导精度越高越好;打的狠,就是希望一发导弹就能对目标进行有效的毁伤;使用方便,就是在作战使用中对飞行员限制尽可能少,便于飞行员尽快捕捉战局。

有关这五个方面的性能,我国空空导弹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分析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樊会涛认为一方面是技术,另一方面是人才。“在技术上,我们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要实现更多从0到1的技术突破。我们现在已经全面布局下一代导弹的关键技术,正在全力开展攻关。”他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人才研制不出一流的装备。要下大力气引用人才,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空空导弹事业中来。让优秀人才干国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梁晓庚也表示,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空空导弹事业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经历了几代人拼搏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强调,六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守着为国铸箭的精神原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强军首责义不容辞,在祖国需要的时刻,为国防事业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会继续秉承‘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用心研制好每一型产品,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航空强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责编:蒋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