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观点

经济学家徐洪才:创造有利于中国智库发展的社会文化

发布时间: 2014-09-12 09:21:54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徐洪才    责任编辑: 张林

徐洪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

9月5日,“中国新型智库建设”交流会在中国网举办,同时,中国第一家智库媒体平台中国网“智库中国”正式启动上线。中国网副总编薛立胜发言,并启动了“智库中国”上线仪式。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察哈尔学会等智库的多名专家共同见证了“智库中国”的上线,并就中国新型智库的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就“中国智库建设”存在问题和发展路径发表了看法。

徐洪才.jpg

他认为,中国网成立“智库中国”网络平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探索媒体与智库合作的一个有益尝试。目前,我国智库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同行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

最大差距就是国际化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智库发展的一大瓶颈。两年前,徐洪才教授曾访问中华经济研究院。他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蒋硕杰先生遵循蒋经国先生要求创立了这家国际化的智库,其专职研究人员80余人,其中三分之二拥有欧美西方国家的博士学位,其余在本土拿到学位的研究人员也基本在海外有两三年工作经历。相比之下,我们在国际化方面才刚刚起步。

他认为,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智库时代”,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在一定意义上是体现在智库之间的较量,国家软实力的较量。因此,中国崛起仅仅靠草根青年歌手唱响“中国好声音”(China’s Voice)恐怕还不够,还迫切需要中国智库学者在国际舞台上能够大声发出中国声音(China’s Voice),代表13亿中国人民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

为此,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智库机构发展的文化。智库学者不同于影响舆论的“大V”们,他们是学者里面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在某些方面他们有深入研究,有真知灼见,且极富社会正义感,而不是随波逐流,或者一味地迎合世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智库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期望“智库中国”平台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集聚作用,把分散的智库机构和个人集合起来,互相学习,分享观点,共同提高。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智库机构应该打破传统“官本位”体制的束缚,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也迫切需要一批智库学者能够挑战自我,不负历史使命,迎接全球化挑战,勇敢发出“理性之声”和不同见解,形成一个包容性文化。政府要从软件上创造一个有利于智库专家、智库机构成长的社会环境。硬件上还需给予适当资金引导,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力支持智库机构加快发展。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