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京津冀一体化落地开花”智库沙龙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14-09-15 10:53:58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毅欧    责任编辑: 张林

9月12日,“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京津冀一体化落地开花”智库沙龙在中国外文局举办。此次沙龙由中国网和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外文局时政评论组共同举办,中国网观点中国、智库中国承办。

“京津冀一体化落地开花”智库沙龙顺利召开

本次沙龙活动邀请了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五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理事会理事长孙久文,南开大学教授、滨海新区研究院院长郝寿义、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由人民中国总编王众一主持,中国网总编助理郑文华出席此次活动。

杨开忠:打造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功能承载区”

杨开忠.智库中国

杨开忠教授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功能定位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说,首先要坚持的是打造首都功能承载区,北京如今发展面临空间的危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非常尖锐,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迁都,而是选择坚持和强化首都的核心功能,形成超越北京辖区范围的,以北京为核心的,以天津、河北为支撑的“首都功能承载区”。

孙久文:北京要“瘦身”更要“健身”

孙久文.智库中国

孙久文教授则深入分析了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突破两难境地。他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必然趋势,而且其定位应该是世界级的城市群。而北京目前面临的两难境地:北京刚刚迈入发达地区的门槛经济就开始减速,未来北京的发展任务还很重,但同时由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又不得不疏解首都功能。因此,解决北京两难境地的唯一途径是边“瘦身”边“健身”——一方面,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把北京占有的资源当中一些不是很高端的产业疏解出去,进行“瘦身”;同时,用更加高附加值的产业来代替,达到“健身”的效果。

郝寿义:天津要成为四个“中心”

郝寿义.智库中国

南开大学教授郝寿义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的定位做了梳理。他说,天津应该打造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制造业中心,航运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京津发展是主轴,天津要与北京共建战略性的核心功能区,要与北京共同引领沿海地区次区域的发展。郝寿义教授表示,下一步京津冀空间资源配置聚集应该是北京从西向东走,天津从东向西走,向北辐射唐山,向山辐射沧州,形成一个核心产业聚集区。

武义青:打破“一亩三分地”必须加快河北发展步伐

武义青.智库中国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则谈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问题。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是得益于“一亩三分地”的,地方之间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要中央顶层设计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就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那么发展和环境问题就是京津冀地区共同面对的挑战,在发展的问题上,京津冀三地的突出问题就是差距太大,那么这三个城市发展条件好的要培育增长极,条件差的要推动公共服务,只有三个城市的差距小了,功能自然就疏解开了,这就意味着周边地区要更快发展。

李国平:推进“首都圈财政”,京津冀同甘共苦

李国平.智库中国

最后,此次沙龙的主办方之一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也做了精彩发言。他说,河北为北京首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北京和天津的发展对河北的发展造成很直接的影响,三个城市的发展各有自己的难点。

首先,发挥各自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大的差距也是今天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会需要中央层面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包括具体财政方面支撑,最好能打造“首都圈财政”,推进财政一体化有利于三地优化配置,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其次,京津冀区域是一个共同体,如果没有共同体的概念这个区域的利益格局调整和协调是很难办的,作为区域共同体就要协商对话、共同治理、合作共赢,

再次,三地定位要清晰准确。整个范围内形成网络化大都市群,强调各自的发展,所以尤其是河北的发展,应该给予更多的机会。因为河北是资源性省份,这与国家定位也有关系,因此国家也应该在更多方面支撑河北的加工业、制造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区域利益协调和调整过程中的总体最大化以及区域差距的缩小。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之后,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和深化,核心之一便是区域一体化共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国家层面看,是中央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从区域发展层面看,涉及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问题。“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京津冀一体化落地开花”智库沙龙汇聚三地专家,从各个角度共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