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观点

罗思义:要实事求是地看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 2014-09-19 13:43:1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罗思义    责任编辑: 张林

在我看来,邓小平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居功甚伟,邓小平模式要明显优于自由市场模式和斯大林模式。自由市场模式主张自由主义,市场主导一切。斯大林模式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主导经济生产和消费,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存相当一部分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私有部门实行充分竞争,更刺激了经济增长。

9月5日—7日,国家汉办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京举行,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视角就东西文化交流展开了对话。

作为长期致力于关注和研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优秀的海外汉学家是连通中西方社会并促进其交流的重要使者,他们的学识和观点,不仅是西方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通道,更是中国人反观自身的镜子。

本期,我们采访了两位参加本届汉学大会的汉学家,他们分别从文化和经济领域畅谈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在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也获得了进一步了解自身的另一个角度。一位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 (Alitto Guy),曾任基辛格、尼克松等政要访问中国时任随行翻译。他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区域地方史、家庭史和社会史、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史、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等。另一位是前伦敦副市长罗思义(John Ross),分管伦敦市经济与商业发展相关政策事项,同时负责伦敦城市形象的国际推广工作。卸任后,罗思义转而投向经济研究和评论,并将研究方向聚焦于中国。2012年他加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并正式签约成为中国智库首位高官级的“全职洋员工”。

罗思义:要实事求是地看中国经济

这个老外,对数字极其敏感,“你说咖啡厅到这里只有100米,我看至少有350米。”

这个老外,颇有语言天赋,20多岁就学会了法语、40多岁学会了俄语,却还没学会汉语,“我现在67岁了,如果我要学会汉语,至少需要3年多的时间,所以我宁愿多花点时间研究中国经济。”

记者:您为何将研究方向聚焦到中国并来到中国?

罗思义:我从1971年开始关注国际经济学,并长期关注经济增长问题。中国过去30年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激起了我研究中国的兴趣,因此,从1992年开始,我便通过各种文章和书籍了解中国。我此时是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去认识中国,那时我便十分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崇拜邓小平。200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后,我开始以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和视野反观世界,两者构成互补,让我可以更加智慧和深刻地观察世界、并聚焦中国。

之前我对西方的经济理论比较了解,但是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情况知之甚少,比如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等。在重阳研究院,外国研究者能够和中国本土研究者实现充分的交流,弥补对中国实际情况了解少的缺陷。中国学者也能通过国外学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了解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的不同,有利于国际对比。

记者:据我对您的了解,您特别喜欢“实事求是”这个词,实事求是地讲,您怎样看待和评价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

罗思义:“实事求是”最好的媒介是数据,我可以列出一些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成果。中国实现了主要经济体历史上最快的经济增速;中国实现了主要经济体历史上最快的生活水平增速;中国带领6.2亿人摆脱贫困;中国创造了单年最大的产出增长纪录;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初期,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为22% ,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美国人口的7倍。所以我说,中国毫无疑问地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成就,影响了最多的人口。

在我看来,邓小平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居功甚伟,邓小平模式要明显优于自由市场模式和斯大林模式。自由市场模式主张自由主义,市场主导一切。斯大林模式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主导经济生产和消费,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存相当一部分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私有部门实行充分竞争,更刺激了经济增长。

但是,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还要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要更大程度地激发私有部门的活力。

记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您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问题?

罗思义:我认为,发展中不可能没有问题,问题和危机是两个概念,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都是问题超过了限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社会问题、通胀问题、交通堵塞等。但中国的问题远远没有也不可能带来危机,因为我看到中国一旦遇到某些问题,就在上上下下想办法去寻求解决方法,而且效果不错。

另外,世界各国在发展进程中都会面临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环境问题不光中国有,很多国家的快速增长都伴随着环境问题。短期来看,这些问题会存在,但最终都将在发展中被解决。

记者: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与之相对也有“中国机遇论”,您如何看待?

罗思义:我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并将持续为国际社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之前曾写文章指出,世界银行最新预测,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计算,中国今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个人预测,201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那些认为中国是威胁的国家,是因为惧怕被超越,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富有。因此,威胁论完全是一种害怕被超越的“仇富”心理,是个别国家的想法罢了。而且,我认为事实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一直以来,中国都在促进世界的经济增长。

记者:您以为中国的文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罗思义:在这次的汉学大会,杜维明谈到了亚当·斯密和孔子儒家的关系。与杜教授不尽相同,我对这个关系也有一定的理解,我以为在亚当·斯密那里,他并不是强调自由主义,而是社会分工、劳动分工;而孔子的儒家作为中国的一种精神信仰,主张社会价值,奉扬集体主义。在当今,社会劳动分工依赖于合作,合作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孔子的儒家思想正是为合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因此,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另外,我关注到中国的孔子学院建设,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孔子学院提供了了解中国悠久文化和现代形象的机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对现代中国的一切都开始充满兴趣,为中国拓展了无形的市场,比如伦敦市曾邀请李宇春到伦敦演出,我因此成为她的“粉丝”,华为手机在英国的知名度正越来越高等。(来源:人民日报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评 论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