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自贸区功能扩区是未来发展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 2014-09-23 11:17:31    来源: 新浪财经    作者: 裴长洪    责任编辑: 张林

2014年9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和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共同举办“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014年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在研讨会上以“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经验与前瞻”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上海自贸区成立近一年来已初步建立体制机制框架,但仍存在产业功能不强、离岸功能薄弱、税制改革步伐待加快等问题,自贸区功能扩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临港地区作为备选地。以下为摘自新浪财经的相关报告:

社科院专家:自贸区功能扩区是未来发展必然选择

2014年9月20日 来源:大智慧阿斯达克通讯社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9月20日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周六表示,上海自贸区成立近一年来已初步建立体制机制框架,但仍存在产业功能不强、离岸功能薄弱、税制改革步伐待加快等问题。自贸区功能扩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议把临港地区作为备选地。

裴长洪今天在一场学术研讨会(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和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共同举办“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014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经验与前瞻”主旨演讲时作如上表述。他透露,中国社科院已对上海自贸区目前进展进行调研、整理和归纳,将陆续发布多份研究报告。

上海自贸区产业功能、业务功能、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裴长洪介绍,自去年9月29日正式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管理体制、金融制度和政府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基本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他说,上海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发挥制度创新功能,建设制度高地,而非政策洼地,“(这些制度创新)相当一部分可复制可推广。”

不过裴长洪认为,上海自贸区发展仍面临挑战,产业功能、业务功能、政策制度等方面有待完善。裴长洪表示,上海自贸区产业功能不强,其设定偏重服务业。受到土地存量有限制约,发展制造业受限,由此未来扩区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然选择。同时,离岸功能较为薄弱,虽然自贸区为发展离岸贸易提供了一定条件,但是由于管理基础薄弱,离岸贸易企业运作管理规则尚未建立,离岸账户设立存在诸多限制。加上离岸贸易服务提供商对税收敏感性大,但离岸货物的税收优惠及企业征税优惠等措施尚为空白,不利于离岸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裴长洪说,税制改革步伐仍待加快。税收优惠政策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核心要素,也是争取离岸业务的关键。但目前自贸区在离岸贸易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与香港、新加坡等地存在差距。国际船舶注册登记税收优惠力度小,影响了离岸贸易发展以及中资船舶回国登记注册,进而会影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

据介绍,区内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也待解决。截至6月自贸区内累计新设企业10445家,但真正有税收收入的企业不到三分之一。因为空间有限,租金不断上涨,一些搞实体经济的企业只能止步于自贸区门外,大量企业虚拟注册进入自贸区,自贸区成了“注册区”。

上海自贸区功能范围待扩展,临港地区备选

裴长洪总结,上海自贸区功能扩区是破解困境、实现跨越发展、完成深化改革开放历史任务的必要环节。他建议,本着“根留上海,布局全球”思路,从物理和虚拟两大方面拓展自贸区功能范围,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建议将上海临港地区整体纳入,扩展自贸区范围。临港地区总规划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分为主城区和上海临港产业区。该地区已具备承接自贸区扩区基础,可作为自贸区扩区选择之一。临港地区定位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成集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考虑到制造业加工和旅游休闲两大功能是上海自贸区比较欠缺的,这一组合可形成互补。

其次是增设辅区,与自贸区主区功能错位互补,将不适合放在自贸区的较大型或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放到辅区。

第三,借鉴台湾自由贸易港区区外加工政策,设定可委托区外进行加工的业务范围。例如,从事加工制造的自贸区企业,必要时委托区外厂商加工;从事物流的自贸区企业,可以申请区外做物流配送重整及简单加工。

第四个建议是建立“电子围栏”管理体系,对自贸区企业、货物、人员特殊监管,实现企业区外经营、货物区外销售、人员区外居住,从虚拟空间上扩大自贸区的功能范围。

评 论

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