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成果

中非经济外交及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14-10-29 09:53:23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张林    责任编辑: 张林

本书以大量的数据和实证案例研究,考察了中非经贸活动的历史源流、宏观背景和未来走向,为我国的经贸官员、企业家等克服困难、实现中非经贸合作的互利双赢提供了启示。

中非经济外交及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启示

作者简介作者目前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讲师、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交往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先后获得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士、德国弗赖堡大学哲学硕士、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系博士学位,曾担任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及多家科研院所和咨询公司的顾问。赴清华大学任职前,曾在华盛顿的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任职。

目录引子

第一章

经济外交的开端

1.新现象还是老关系 2.郑和与葡萄牙人 3.传统社会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区别 4.坚持与改变 5.援助还是市场 6.从单赢到双赢

第二章

贸易篇

1.非洲集市上的中国故事 2.质量“恶名”的两面 3.“放”与“管” 4.廉价商品的挑战 5.中国从非洲的进口

第三章

基础建设篇

 1.坦赞铁路留下的思索 2.非洲基础建设的困境 3.两个循环 4.“安哥拉模式” 5.吃苦耐劳的工程队

第四章

矿业篇

1.自然资源诅咒 2.非洲“找油”记 3.开山采矿 4.政治斡旋:苏丹的故事 5.走出资源诅咒

第五章

农业篇

1.埃塞农学院的中国教授 2.农业援助形式的历史演变 3.当前农业援助的新尝试 4.黑土地上的企业家

第六章

制造业篇

1.原野上的新灯塔 2.崎岖的制造业之路 3.走向非洲的中国制造 4.扎根非洲的挑战与对策 5.毁灭还是崛起

第七章

经贸合作区

1.从荒漠到都市 2.“走出去”的尝试 3.经济特区的意义与功能 4.碰撞与融合

第八章

社会转型篇

1.劳资关系 2.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3.腐败与政府治理

第九章

全球视野篇

1.美国:双重战略 2.西欧:超越殖民主义 3.日本:政治角力 4.印度:相似而有别 5.其他国家:各有所长,共同开发

结语

序言

非洲有10亿人口,目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有丰富的资源也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经济上和正从中等偏上收入迈向高收入水平的我国高度互补。非洲给我国的企业在资源开发、市场开拓和即将失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国的资金、技术、产业转移给非洲经济的可持续、包容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黄金机遇期。中非双方蓬勃的经贸发展也必然带来双方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碰撞,需要相互了解、调节和适应,目前中非的经贸交往在国际上有褒有贬。本书从全球产业链的视角,以大量的数据和实证的案例研究,考察了中非经贸活动的历史源流、宏观背景和未来走向,既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扩张的动力机制和必然性,也从商贸、工程承包、采掘、农业、制造业的产业层次递进来分析中非合作的深层原因和未来前景,给我国的经贸官员、企业家和关心中非发展的各界人士如何克服挑战,实现中非经贸合作的互利双赢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