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成果

2014年气候变化绿皮书

发布时间: 2014-11-17 11:01:55    来源: 社科院专刊    作者: 王春燕    责任编辑: 张林

11月5日,“2014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气候治理与节能减排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该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出席论坛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蔡昉指出,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城市化进程的质量提升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改进同步进行。我们既要看到发展对排放空间的刚性需求,也要看到资源、环境对发展方式的约束和挑战。中国已经在30多个城市开展了低碳城市的试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城市融入到生态文明、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中。中国在努力探索适合国情的、协同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2013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28.5%,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亿吨;世界银行报告表明,1990—201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节能量的57%。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些数字既说明了中国的努力,更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

郑国光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刚刚在丹麦哥本哈根发布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报告再次警示了地球继续升温的形势及其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探讨了气候安全视角下,到本世纪末地球可以容纳的排放空间,并且提出了2℃温升目标下全球长期减排的路径,以及在此限定目标下能源、交通、建筑、城镇建设等领域的发展路径与技术选择。为此,我们应当瞄准国际前沿,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升我国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也应当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风险,大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积极推动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科学认识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加速推动国内低碳发展工作。

本年度绿皮书的主题是“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绿皮书全面介绍华沙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成效,围绕中国的排放峰值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向公众和国际社会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困难和挑战。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不仅在气候谈判中展现建设性姿态,还在国内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减排行动。尽管如此,由于经济体量和排放总量较大,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绿皮书认为,压力产生的原因是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角色的界定。

专家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经济、人口、国际分工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经济总量将稳步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都还需要约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基本完成,此间人口仍将缓慢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在完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前不会动摇。然而,一些国家无视我国的发展需求和历史排放权益,忽视人均指标水平,仅以经济、排放、贸易等总量指标,渲染我国的大国责任,希望我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像发达国家那样承担减排、提供资金等义务。这种不顾我国发展权益、不切实际的定位与我国所坚持的发展中国家定位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分歧背后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的巨大差异。

“作为发展中国家,即便在无须承担减排义务的情况下,我国也在积极开展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为保障全球气候、环境安全开展行动、作出贡献。”皮书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

在随后的气候治理与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等专家就气候治理与节能减排相关议题发表了讲话。

杜祥琬说,中国没有粗放发展的资本,中国也没有粗放发展的理由。我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在守护环境底线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发展过程。低碳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和国内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高度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评 论

社科院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