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察哈尔学会,专注公共外交与和平实践

发布时间: 2014-12-03 15:07:37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张林    责任编辑: 张林

——智库巡礼,带您揭开智库神秘面纱

初衷和背景:离不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支持

察哈尔学会,于2009年10月成立,是一家非官方的(也可称为民间的、社会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创办,宗旨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众之间的理解和互信,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选择“公共外交与和平学”为实现宗旨两个研究领域和行动主题,五年来,获得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得到了同行们的信任和认同,已成为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符号。

察哈尔学会的成长离不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支持。2009年10月,外事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要办一本公共外交领域的杂志,并把相关编辑、制作及发行工作委托交给察哈尔学会。这样一来,察哈尔学会就开始大踏步地行进在中国推动公共外交事业的道路上。

察哈尔学会多年来推动、研究、普及、传播公共外交的整个过程当中,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合作关系非常之密切。这种合作在民间智库中并不多见。

赵启正
时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的赵启正给予了察哈尔学会很大的支持

学会秘书长柯银斌认为这种合作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本人就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副主任。更重要的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把其主要职能定义为公共外交,双方共同把公共外交作为国家的大事来做,这个理念是共通的。

第二,《公共外交季刊》(总第1—13期)和“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第1至4届),一个杂志和一个大规模的品牌性活动,都是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办、察哈尔学会承办。这种密切的合作一来是出于理念有认同,二来是大家都是一心为了推动中国的公共外交。这其中,赵启正主任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曾说:“我退休以后,晚年就做一件事了,就是公共外交!”

由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公共外交季刊》每年的春季号,都会呈送到两会的代表和委员手中,至今已有五年了。外事委员会不仅为杂志提供编委和决策的大方向,还帮助了这本杂志传播。

汇聚顶级公共外交智慧力量,生产丰富思想产品

察哈尔学会的思想产品非常丰富,有《公共外交季刊》、《公共外交概论》、《察哈尔公共外交丛书》、《察哈尔外交与国际关系丛书》《察哈尔报告》、《察哈尔快讯》等出版物。

察哈尔学会

全年举办30余场活动,最重要的活动是“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参会人数有一百人以上的。除了年会之外的年度性的活动有五个:“公共外交国际论坛”、“察哈尔和平对话”、“和平学国际研讨会”、“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和“公共外交地校论坛”。还有每年不定期举办十余次“察哈尔圆桌”,和由其他机构主导的合作性活动。

优秀的智库一定具有该领域顶尖的研究力量,察哈尔学会拥有两个专家团队:一是国际咨询委员会,其成员包括我国退休的大使级外交官、外国前政要(如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韩国前副总理林昌烈)和世界知名的学者(如“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教授)。二是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员团队,目前学会的研究员有80余人,囊括了中国70后外交与国际关系优秀学者之大部分,如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开拓者赵可金和王义桅等、中国和平学研究的开拓者刘成等。这些专家学者通过为《公共外交季刊》和丛书供稿、发表署名文章、接受媒体采访、参加学会活动以及研究项目合作等方式贡献并传播思想。

中国对公共外交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代表性院校,例如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等,都为察哈尔学会提供了智力和学术的支持。

两个阶段:从传播理念到扎实推进

追溯察哈尔学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到2012年底,主要是从一般性概念上,对公共外交做些理念和方法层面的推广。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主要是出版物和活动,在国内传播公共外交的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公共外交是什么,公共外交为什么重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目前的自身工作与公共外交是有关系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是有关系的。在2012年底,十八大报告提到了“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也就是说,经过各方的努力,把公共外交这个词写进了十八大报告里。这是一个重大的成果,同时也说明,一般性公共外交的概念推广使命已经结束了。

正因为如此,察哈尔学会的发展步入第二个阶段——“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将公共外交的理念具体化。自2013年初开始,察哈尔学会为“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在公共外交领域内选择了三个重点子领域:城市外交、宗教外交和公司外交。这些子领域在中国当时情况下,颇具有前瞻性。

城市外交是城市作为国际行为体所开展的公共外交。察哈尔学会通过组织专题文章、研讨会,进行实地调研撰写报告,与地方城市共建案例研究基地等方式推进城市外交。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60周年纪念活动上首次使用“城市外交”一词。察哈尔学会及其它机构的推进工作得到了肯定。

宗教外交是宗教组织和人士开展的以宗教为内容和形式的公共外交。与公共外交、城市外交工作以研究、推广为主要方式不同,察哈尔学会的宗教外交工作主要采取实践活动的方式,其目标是促进人类和平事业。

“扎实推进”的另外一个领域是“公司外交”,这将成为察哈尔学会2015年开始的重点工作。柯银斌对中国网记者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缺乏公共外交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界需要更多地知道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降低海外经营非市场风险的关键作用。

2014年初,察哈尔学会在推进公共外交事业已有四年积累的基础上,决定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平学”(以冲突与和解为主要内容)。这又是一个比2009年的“公共外交”更具前瞻性的领域,而且与“公共外交”密切相关:公共外交应以追求人类和平为终极目标,中国的公共外交应以“中国和平发展”为核心内容。

价值链管理:议题设置——研发中推广——推广中研发

总结察哈尔学会成功将“公共外交”、“城市外交”等理念推广至全国的经验,主要有三步:议题设置——研发中推广——推广中研发。

第一步,议题设置。智库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议题,议题的确定是从实际的多方交流和多年的研究中得来。

议题多样的察哈尔圆桌会议

议题确定好之后,第二步就是研发。察哈尔学会利用《公共外交季刊》这个平台组织专题,向全社会征集相关研究,之后再就此话题进行研讨,最后设计成为一个科研课题。在研发的过程中,与对产品有兴趣的,或者产品对其有价值的人不断沟通、交流。比如,进行“城市外交”的研究,要到各个城市调研,也就潜移默化地在研发的过程中进行了推广。这种交流使得在第三步以推广为主的过程中也有了研发的成分。

如果将智库的成果称作产品,那么“议题设置——研发中推广——推广中研发”这三步就是企业研发、生产、营销,价值链的三个环节。

高度重视智库“传播”与“合作”

察哈尔学会将思想产品和传播视为智库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其中传播更加关键,也更难做好。思想可以各抒己见百花齐放,但如果思想产品没有传播出去,就不具备影响力。柯银斌说:“智库只有把传播做好,把你的思想传播给所预期的受众,并在受众当中产生影响力,那么这个智库才有发展。”

学会自成立以来就很重视智库的传播。通过良好的传播,察哈尔学会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参与进来研发思想产品,同时也有更多的赞助者来支持察哈尔学会。

察哈尔学会的传播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自媒体,就是学会的微信、微博、博客、网站以及《公共外交季刊》等刊物。另外一个就是与媒体合作。

察哈尔学会频繁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兼有思想研发和传播两种共同属性,即是思想的产生、生长过程,也是一次人际传播过程。之后,活动的成果再通过自媒体和合作媒体发布,形成二次传播。

综合归纳全年30多场活动的特点:第一个,要有重点,聚焦、聚中。目前察哈尔学会的活动均围绕着城市外交、公司外交、冲突与和解,这三个题目来展开。

第二个,合作性特别强。柯银斌介绍称:“我们的年会是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第1届至第4届支持单位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公共外交国际论坛是跟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协会合作;察哈尔和平对话是跟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合作;“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是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合作的;和平学国际研讨会是跟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合作;今年的公共外交地方—高校论坛是跟外交学院合作。

这些活动和出版物因为通过媒体对外传播而获得了广泛好评与影响力。察哈尔学会跟媒体的合作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学会提供内容,媒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把这些内容进行报道。第二个层面的合作就是察哈尔学会作为一个智库跟媒体共同来设置议题,共同研发内容。由媒体来集中的、专门的、大力度的对外传播。第三个层次的合作,就是共同做活动。

“前瞻性,影响力、合作共进”十字理念

察哈尔学会一直秉持着“前瞻性,影响力、合作共进”这十字理念。“前瞻性”是指当前处在开拓阶段,未来将会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研究领域,把学术界诞生不久的思想普及给政府官员、社会精英,甚至普通百姓。“影响力”是学会的一个目标,要做成在中国公共外交领域和和平学领域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智库。“合作共进”是学会的一个战略思路。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
 

“我们如何提供前瞻性的产品?如何做到有影响力呢?道路只有一条——合作。”柯银斌对中国网智库中国记者说,“我们跟官方合作、跟高校合作、跟企业合作、跟媒体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前瞻性和影响力。”

现在习近平主席又提了要加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要健全中国的决策咨询制度。

察哈尔学会虽然在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事业中获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行们的认同,但未来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或困难,最主要问题就是资金、人才和国际影响力。这些问题或困难也是中国民间智库普遍存在的。推动中国智库的发展关键还是在于落实,政府和决策部门要拿出切实的行动,表明他们对智库产品有需求。

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总结察哈尔学会的经验表明:(1)民间智库走专业化道路是合适的,甚至是必须的;(2)选择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研究领域非常重要,智库将与该领域共同成长;(3)在该领域中,通过思想产品的提供和推广,智库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柯银斌说:“根据察哈尔这么多年的经营来看,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智库自身努力,还是有很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的。”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赵可金总结察哈尔学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核心就在于:一是抓住了新兴话题,赶上了潮流;二是抓住了一大批中青年学者作为研究骨干;三是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和行为,特别重视执行力和业绩。(记者 张林)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