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美国智库看中国能源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时间: 2014-12-26 07:58:25    来源: 《能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张林

参与报告撰写的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政府有关能源结构调整转型的努力有些可以成功,有些可能不能成功。

11月中旬我应邀到华盛顿参加了美国一家著名智库的年度中国能源研究报告发布会,该报告的标题是《中国能源的十字路口——打造新能源与环境的平衡》。报告从中国的能源政策、油气供给安全、煤炭消费峰值、制定环境政策的主要驱动因素等多重视角论证了报告的主题:中国正处于能源发展的十字路口。

报告研究者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自1993年中国成为净石油进口国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迅速增长的石油天然气对外进口依存度催生了中国非常活跃的“走出去”能源战略和积极的能源外交政策,中国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迅速增加的煤炭和石油消费,也使中国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大国。这两项第一给中国在能源供给安全和环境保护降低排放两个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对中国决策者平衡能源消费增长和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决策能力的挑战,领导层必须面对非常困难且日趋复杂的能源转型的挑战。一方面是不可持续的能源结构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负面影响压力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是在减缓巨大的能源需求增量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把能源强度降下来。

在重塑中国能源结构的艰巨挑战中,中国政府制订了新的能源发展规划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主要目标是要降低经济发展的能源强度、减少碳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加快国有能源企业改革和能源价格体系改革。参与报告撰写的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些努力有些可以成功,有些可能不能成功。

由于公众与国家领导人的共同的高度的关注和支持,一些与能源相关的减排措施比较容易得到落实,例如减少煤炭在大城市的使用、减缓汽车在大城市增长的速度、提高汽柴油的标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而另一些政策和措施则由于落实执行方面地方政府、企业方面的阻力,再加上技术方面的复杂性等原因而可能等不到顺利的推行甚至是失败,例如碳税和碳交易方面的安排。

关于能源供给安全挑战方面,报告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动机和实施结果,还有对中国煤炭峰值到来的时间和数量进行了评估。研究人员认为,“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观念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结构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中国已经接受了天然气是洁净能源的观念,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会得到较快的提升。

在政府强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中国石油国企通过资产并购、长期石油购买合同的谈判签约、新的油气管道建设和与当地企业广泛的合作,中国的经济和外交事务进入了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地区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企业和投资在中东、中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持续增加预示着中国石油需求对进口依赖会持续增加,能源利益全球化必然导致中国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源外交参与者。

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上中国也将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天然管道(东线西线)建设和长期天然气合同的签署,中国在天然气丰富的欧亚大陆踩下了深深的脚印。中国缅甸油气管道联通了印度洋和中国西南腹地,沿海十数个LNG接收终端站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合作,通过大量长期的LNG进口,中国把天然气进口的范围扩张到了全世界。作为最大石油天然气买家之一的中国必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博弈中去。这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也将是新的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现有的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都决定了,煤炭将在很长时间里都会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当下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在中国,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把自己摆到了舞台的中央,这不是一个荣耀的位置,而是一个尴尬的位置。什么时间中国煤炭消费量到达其“顶峰”?“顶峰”是量值有多大?不仅中国政府和中国众多的研究机构在测算,许多外国的机构也在测算。此报告的研究者给出了一个比较乐观的预测:2017年中国煤炭到达顶峰,峰值数量为39亿吨。这一乐观预测基于中国政府落实碳排放控制和减少空气污染的决心和强有力的政策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大多数与会者对这一乐观的预测并不完全认同。

中国政府不仅要面对能源供给和能源机构调整的重大挑战,还必须面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的挑战。社会公众对于各种污染造成的生活压力健康退化的关注与日俱增,中国政府如何面对和处理来自社会公众的压力也极具挑战性。无所不在的网络资讯强化了各种污染事故事件的传播,空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化学有害流体废料物泄漏等等,各级政府都必须有所响应和管理,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有可能发展成损害社会和谐的群体事件。

不仅是中国政府,世界各国政府都要面对以上各种挑战,报告研究者认为,中国长期过分依赖煤炭、不完整的法律规章制度和软弱的监管体系,还有急功近利的经济增长追求使得中国的能源供给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更为困难。

该报告已公开发行,有兴趣的读者可已在网络上找到。作为第一大人口大国,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和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对的能源和环境挑战是巨大的复杂的。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能源环境挑战我们都碰到了,而且更为巨大和复杂。但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未必都能拿来就用,用了也不见得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中国的问题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探索以求解决。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我们的确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能源革命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价值观念的更新、新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脚踏实地的操作和实践。

评 论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