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观点

马云和工商总局什么仇什么怨?

发布时间: 2015-02-06 13:18:07    来源: 瞭望智库    作者: 瞭望智库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林

 作者系瞭望智库研究员

\

阿里巴巴和负责市场监管的国家工商总局死磕上了,从双方公布的一系列材料看,至少从去年7月开始,双方就开始较劲,我们想知道,这种"较劲"为何能够一步步升级,双方为何都如此任性,以至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双方缺少有效的沟通。

到目前为至,双方来来回回不知道撕扯了多少回,前期肯定是有沟通的,但从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那份"白皮书"看,双方的沟通带着火药味,一步步走向局面失控。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各有过错。

国家工商总局错在哪里?国家工商总局应该充分意识到,阿里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并且带动百千万的就业机会,和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一样,在中国经济运行这一大系统中,阿里也已是"大而不能倒"。

对已成为巨无霸的阿里巴巴,国家工商总局不能简单以处罚代替服务,而应该主动放下身段,尤其是在出台行业规章时,多听听阿里等电商企业的意见,而不是一定要"打到你服"为止(私下揣度,工商执行部门一定程度上会有阿里所说的"情绪执法")。

阿里错在哪里?一个字:孤傲。

马云这些年总体来说顺风顺水,成为最大电商平台的掌门,成为电商教父级的人物,成为中国首富,但就像自名"风清扬":毕生熟习"孤独九剑",武功盖世,剑术达到最高境界,成为华山派剑宗的一代宗师,但他却一直隐居在思过崖。或许在"风清扬"眼里,全世界只有他的"孤独九剑",再无其他。

在自己打造的江湖里,什么就突然冒出一个叫"刘红亮"的(刘司,你这个名字,实在不是金庸大侠笔下之名,土里土气,一看就不在江湖门派之列),对"华山派"指手划脚,甚至要来管教处罚自己,同样是在一种情绪之下,阿里"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选择了升级对抗之路。

其实,事情本不该如此演变。可惜的是,由于双方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一系列的沟通不对称,一系列的信息不对称,事情一步步走向反面。

在我们的大企业和政府之间,一直缺少一个缓冲和沟通地带,以至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总是直接冲撞,冲撞的结果,或者猫把耗子干掉,或者耗子把猫买通。

至少从前年开始,决策层和监管部门就在研究电商管理的相关细则,国家工商总局参与其中,但从现在的局面看,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这样的部委在研究、制订电商的相关法规时,肯定没有充分吸取业界的意见,至少没有与业界达成完全的意见一致。

我们还想问问阿里巴巴,你们快速成长,你们成为业界老大,你们的生态链布局异常迅猛,你们有没有想过主动和监管部门沟通,就电商涉及到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提前研究,提前与监管部门沟通,展现一种更加负责任的姿态?

在互联网领域盛行一句话:"当管理部门不管时,一定能够快速发展,管理部门一管时,这个行业就会带到麻烦。一定要趁管理部门没有注意时,赶紧发展起来。"

我们想像一下,如果在一年前,双方还处于刚刚发生磨擦的初期。

如果一:工商总局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就电子商务的假货治理进行专项研究,接受委托之后,第三方研究机构邀请管理部门、阿里这样的大企业、业内的专家共同摆事实、讲道理,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如果二:阿里针对电子商务假货治理难的问题,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进行专项研究,第三方研究机构邀请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阿里这样的大企业、业内的专家共同摆事实、讲道理,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可惜的是,这两个"如果"都没有发生,没有第三方研究机构的介入,没有行业协会的介入,政府和企业就这样直接撕扯上了,大概率的结果,是"双输"。

也就是说,阿里和国家工商总局原本没有什么仇什么怨,由于沟通机制,或者说游说机制的缺失,一步步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大事件"。

互联网快速发展,正在重构这个世界,很多法律和法规都是空的,但已成为"全球企业"的大型企业,比如说阿里、腾讯、百度,还有360,还有梦想成为"一哥"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们,你们需要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你们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沟通难题",千成不要等到监管部门举起大棒时,你们才紧急启动"危机公关";一个负责任的管理部门,也不要动不动就发布"白皮书"。

把这些难题,先交给中介机构,交给社会组织,交给习大大倡导的"新型智库"机构吧。

评 论

瞭望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