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领军人物

文扬:G7大佬结伙加入亚投行释放了什么信息?

发布时间: 2015-03-20 10:51:27    来源: 观察者    作者: 文扬    责任编辑: 张林

作者文扬系《新西兰联合报》社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3月17日,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申请截止日期。5天前,英国成为第一个不顾美国反对申请加入亚投行的G7大佬,为最后时刻的事态发展突然增添了戏剧性。

美日如何反应?谁将追随英国?那些正在极度纠结的国家最终怎样抉择?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场好戏开幕了。

果然,就在17日申请截止日最后一天,法德意拉帮结伙挤了进来,追随英国申请加入这个中国主导的多边国际金融机构。

5天前,英国成为第一个不顾美国反对申请加入亚投行的G7大佬

中国只是在做该做的事

中国创建并主导亚投行,并非搞投机,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理由,即使多少带有挑战现行秩序、自己另搞一套的意图,也无可厚非。

首先,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美国所主导的现行国际金融秩序中,却未能反映这个经济现实,而当前机制也越来越不能适应中国的需要。

数字本身会说话。根据IMF调整之后的出资额和表决权,中国的出资额是4%,表决权是3.81%,排在美国(17.69,16.75)、日本(6.56,6.23)、德国(6.12,5.81)、英国(4.51,4.29)和法国(4.51,4.29)之后。而在世界银行的四大机构中,中国的表决权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是第3位,国际开发协会IDA第10位,国际金融公司IFC第10位,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第6位。

在亚开行中,中国的出资额和表决权分别仅占6.46%和5.47%,均不及日本(15%,15.7%)和美国(14.8%,15.7%)的一半。

诚然,中国大大受益于现行国际金融秩序,也充分尊重既定规则,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创建由自己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既为满足本国发展需要,也为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再者,当前最主要的各大多边金融机构,均由美国所主导,按理说,作为领导者应当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局为重,保持国际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强化危机管控能力,照顾好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但事与愿违,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这位大领导只管自救罔顾他人,而且对外转嫁危机,依仗其金融地位行使金融霸权。

中国的立场一向很清楚,可以尊重秩序,遵守规则,但不会屈服于霸权。所以,如果这些机构越来越蜕变成为金融霸权工具,中国不积极寻求创建新秩序,也不可能了。

最后,亚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确需求巨大。根据亚行的预测,这一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今后十年能够保持大约7%的增长率。总计结果:东南亚约为1.2万亿美元,南亚2.6万亿美元,大中亚地区2.1万亿美元。但近年来亚行的放贷规模每年200多亿美元,世行为400多亿,而且重点并不在基础设施领域,与实际需求之间缺口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一个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银行,恰逢其时。

所以,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创建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海上丝绸之路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无非是为了做好自己的事、做些该做的事,并不专为挑战谁、颠覆谁而来。

G7大佬们各自的盘算

自去年10月亚投行宣告成立之后,G7集团成员国的态度就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美日首先成为公开的反对派,理由一大堆,曰对融资审查及组织运营不放心,曰达不到满足社会和环境需求的水平,曰可能会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工具……但其实都是借口,背后的真实原因路人皆知:就是不能容忍对美国地位和现行秩序的挑战,特别是由中国所主导的权力转移。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和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是不是同时也是G7集团各个国家齐心协力所要维护的地位和秩序呢?由中国所主导的权力转移,是不是同时也是所有这些国家一致反对、不能接受的呢?

从3月12日到17日这一次可以称之为“AIIB门”的国际事件,明确给出了回答:当然不是!即使曾经可能是,现在也不是了;即使有一部分还是,就整体而言却不是了。

英法德意,G7集团大佬,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次决定在亚投行问题上“脱美入中”,原因也不复杂:既然美国的金融霸权归根结底只为美国自己的国家利益服务,一旦危机爆发,不分盟国和友邦,一律都成为牺牲和打击的对象,并不在乎集体和全局;那么作为盟国的他们为什么还要为了美国的利益而牺牲本国的利益呢?有谁会傻到赔上老本去支撑一个到头来反会伤害到自己的霸权呢?

再者,想当年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也正是从英国手里夺过去的,当时也没客气,而且作为守成失败者,英国最终也默默接受了现实。到现在,美国成了守成大国,又反过来要求所有追随者只许跟定它这一个大领导,不许再次像当年的“脱英入美”那样弃他而去、倒向别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当然,日本另当别论。一方面,无论美国如何不仁不义,日本都没办法脱离美国;而另一方面,无论中国如何有仁有义,日本也没有意愿追随中国。所以这是一个越来越没有了政治自主性的国家,与英国的意义相比,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英国姿态的象征意义

的确,英国作为第一个欢迎新秩序的G7大佬,极具象征意义。完全有理由断定,法德意最终决定追随英国,正是对这个姿态信号进行了明智的解读。

在国际金融体系这个领域里,英国并不是作为西方国家之一,G7成员之一,美国重要盟国之一获得其地位的。从历史上看,它有着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特殊身份。

第一、它是第一个世界金融体系的创立者。从1870年到1914年的国际金本位体系,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也使英镑成为了第一个真正的世界货币,使英国成为一个靠金融维持繁荣的国家。

第二、它也是第一个利用金融霸权确立其世界霸权的国家。在当年的英镑霸权之下,英国既是全球经济的操纵者,也是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世界各地都被迫服从英国的意志,西方各国也都只能以英国为中心结成世界工业、金融和贸易的核心利益集团。

第三、它还是第一个经历了从金融霸权的建立到丧失全周期的国家。一百多年前,金融霸权的建立,在给英国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却也因为大部分资本被广阔的海外市场引向了老的工业品制造,严重迟滞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结果很快被飞速发展的新兴制造业大国美国甩到了后面,最终在新一轮竞争中失去了其霸主的地位。

这三个独特身份合在一次,使得英国在国际金融这个领域唯一地具有一个“过来人”的老资格。英国哪怕一言不发,仅凭这个资格做出拥抱亚投行的姿态,就相当于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明确无误的讯息:国际金融体系并非谁的独家领地,新老交替,有过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中国并没有表达这个意思,但英法德意的集体加入,让亚投行一夜之间“被历史”也“被意义”了。

评 论

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