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观点

董希淼:四问银行大数据

发布时间: 2015-04-17 12:41:12    来源: 中国银行业    作者: 董希淼    责任编辑: 张林

作者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当所有银行都在高谈阔论大数据的时候,最后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不是声音最响的,而是认真做事的那个。

2015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在电脑键盘上按了一下回车键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见证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第一笔放贷业务:远在家中的货车司机徐军足不出户,获得3.5万元的贷款。

作为国内第一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没有传统柜台,没有信用审核,没有抵押担保,而是“以信用作担保,用数据防风险”。该银行的大数据系统,汇集40万亿条数据信息,不再需要查询征信、上门调查,整个服务完全依托于互联网,省时又省力。而获得第一笔贷款的徐军,就是该行通过社交媒体等大数据分析,利用软件将他的信用评定为83分,授予贷款3.5万元。

2012年底,《纽约时报》刊文宣称,“大数据时代”(AgeofBigData)已经来临。冯·诺依曼金质奖章获得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在《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提出,93%的人类行为能够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而进行预测。在中国,仿佛在一夜之间,大数据这个话题,从IT行业忽然跳到了金融业,成为了金融行业颠覆传统、超越自我的重要内容。

金融业本就是一个天然容易生成和获取数据的行业,各家金融机构在长期的经营中,已经逐步累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亿级客户日常交易往来成为庞大的结构化数据资源。当下,对于处于转型焦虑症下的银行业来说,通过大数据应用,定位市场机会和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似乎成为战略转型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有人甚至断言,数据是未来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决定着银行的未来发展。

但是,大数据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商业银行究竟能否借助大数据革新经营理念并重构经营模式?在一片狂热和喧哗中,我们有四个疑问:

一问:大数据能否提升客户体验

一个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络金融部负责人曾表示,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的大数据应用,国内商业银行已经探索出六大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塑造千人千面的客户画像,挖掘和满足客户真实需求,打造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改善和提升客户体验。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管理严密、运行稳健,产品服务虽然安全但是客户体验往往不佳,这也经常受到年轻客户的诟病。所以,各大银行迫切希望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来改善和提升客户体验。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银行虽然坐拥大量数据,但在数据的内容和结构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银行尽管拥有海量的结构化数据,但数据库信息量并不丰富和完整。由于以往重视不够,银行系统中虽有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但性格特征、职业职位、家庭状况等信息往往是零散甚至缺失的。二是银行拥有的客户数据基本上与银行业务相关,反映的是客户金融行为,而客户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偏好等行为数据则难以获得。很多银行虽然引入了CRM系统,但数据完善性和完整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且,面对海量的跨越行业、非结构化的数据,银行如何分析和挖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如,即使有客户理财产品信息、网页浏览数据、微信聊天记录,但未能就这些多样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海量大数据也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数据孤岛”的困境依然难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难以与产品和服务形成联动,能否提升、如何提升客户体验,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问:大数据能否实现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方面。银行希望通过对客户信息和行为数据的分析、整理,加深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从而实现定向的精准营销。比如,近年来为提升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银行往往分析客户信用卡历史消费数据,针对其中的大额消费,进行定向的信息推送和营销,提醒客户可以进行分期付款,这听起来不错。

那么,问题已经来了:基于简单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真的能支撑起精准营销的厚望吗?笔者在商业银行一家支行工作时,曾接到一起客户投诉。一位私人银行客户,消费能力很强,他有次去了香港,一口气买了好几个LV的皮包。于是,他先是收到一连串的短信,不断提示他可以选择分期付款;然后又接到客户经理电话,提醒他分期付款手续费很优惠云云。客户不堪其扰,向笔者进行抱怨。其实,对于他这种有钱就是任性的土豪,推送分期付款的短信效果适得其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大数据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只问相关性,不问因果性。的确,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没有必要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这样可能导致的后果便是:我们的邮箱里塞满了各种推销邮件,我们的手机里充斥着各类垃圾短信,我们的电话中夹杂着各色产品广告……甚至,我们一些基于私人爱好的搜索行为,会导致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令人难堪的大幅广告。这不是精准营销,已经是精准骚扰了。

对于上面的这位客户,如果能提醒他LV现在出什么新款、刷信用卡有多大折扣,可能会很受他的欢迎。但是,大数据可能还没有那么人性化和智能化。

三问:大数据能否改进风险管理

借助大数据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是大数据肩负的另一重任。据说富国银行利用大数据,通过研究客户之间发生的历史交易,检测是否存在背离常规操作模式的资金异动;通过综观多个数据来源,总结出用户典型的交易习惯,实现实时的可疑交易甄别。

在我国,很多人则试图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以及已经由此产生的过高交易成本。于是,银行希望通过对中小企业“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获得比较真实和清晰的企业信息,由此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企业提供包括信贷在内的金融服务,也更好地防范风险。

的确,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银行信息获取、分析和运用的渠道和机制,部分银行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如2014年7月,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7家银行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基于其平台大数据和信用体系,为做外贸的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

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收集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如果收集范围和样本太小,就失去应有的意义。笔者曾去某县级市调研,当地一个做“电商贷”的P2P平台介绍说,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自己电商平台上几百个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防范风险。其实,那完全是“小数据”而不是“大数据”。二是过去的数据并不完全代表未来。大数据提升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历史的数据能够昭示未来的趋势。但这个前提很多时候并不成立。近两年在江浙一带,当年风光无限的钢贸、光伏行业企业大量倒下,银行不良贷款激增。这其中原因复杂,远不是通过对已有大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揭示的。

当马云等津津乐道于分享他们所占有的海量信息时,当平安银行信誓旦旦要转化平安保险7000万客户时,当百度联手兴业银行虎视眈眈开发大数据时,应该问他们一句:你该怎么保护好客户的隐私?

四问:大数据能否保护客户隐私

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无所不能,但同时也让人不寒而栗。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是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个人隐私的问题,正越来越困扰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在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的催生下,互联网时时刻刻释放出海量数据。大数据是座金矿,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而通过数据挖掘,人类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远超以往。但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国家和企业因大数据获益的同时,个人隐私的保护却从此变得更加艰难。

每当我们上网、使用手机或者信用卡,我们的浏览偏好、采购和其他网络行为都会被记录和追踪。或者,在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智能设备便处于联网之中,相关数据被悄然发送到第三方。更有甚的是,犯罪团伙通过关注和分析父母的微博、微信,组织了绑架孩子等恶性事件。在2013年的3·15晚会上,央视针对Cookies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上隐私泄露和侵犯现象。而近期,银行卡盗刷、快捷支付漏洞等,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

所以,当马云等津津乐道于分享他们所占有的海量信息时,当平安银行信誓旦旦要转化平安保险7000万客户时,当百度联手兴业银行虎视眈眈开发大数据时,应该问他们一句:你该怎么保护好客户的隐私?对银行而言,如果未能保存好客户信息,保护好客户隐私,将可能遭遇客户信任危机,并引发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

当然,笔者并不否认大数据对银行业的积极意义。相反,也认为大数据将给银行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至少在目前,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可以帮助银行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丰富客户服务的渠道和方法。因此,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一方面可以自建电商平台,或参股电商公司,依托庞大的客户群体,获得数据资源的独立话语权;另一方面,还要逐步加强与外部数据源对接,整合多渠道数据,共享小微企业在电商平台上的经营数据和经营者的个人信息,形成优势互补。那些电商平台,也要注意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此外,银行业还要构建强大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努力将大数据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互联网+”在银行业的具体应用之一,便是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银行基于对客户大数据的研究、分析和挖掘,发现客户需求,针对性地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银行似乎还要更脚踏实地,付出更多的实际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客户隐私,确保信息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银行要为那些草莽的互联网公司做出表率。

当所有银行都在高谈阔论大数据的时候,最后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不是声音最响的,而是认真做事的那个。

评 论

中国银行业